星火接力,丹心筑梦—探索四九起义纪念馆

一、穿越过去,探索四九起义作战背景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不仅面临着外来侵略者的掠夺,还面临着同胞反动派的压榨与剥削。就是在这样黑暗的时代背景下,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为贯彻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执行皖北土地革命任务的指示下在安徽阜阳领导了一次联合武装起义。
二、驻足现在,回忆英雄先烈光辉事迹
   刚刚迈入四九起义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石碑,”四九起义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慷慨生辉,虽然经过了65年的风雨侵蚀,鎏金字体表面的喷漆略微脱落,石碑表面更是被密密麻麻的裂纹笼罩,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直至今天它还依旧牢固的屹立在那里,庄重威严......在阳光笼罩的位置抬头仰望,字体算不上工整飘逸,但一笔一划之间”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力度更是力透纸背,仿佛要烙印在石碑的内核之中。是啊!也许不是匠人的工艺卓越,而是革命烈士们的英魂永驻,精神永存吧。看,阳光投射下来的一片阴影,是英雄用身躯为我们搭建的阴翳!
(图为四九起义纪念碑。通讯员  岳欣悦 供图)
     随着我的进一步探索,我们便看见了月牙池,1928年初,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同志常在这里与特委同志研究工作和接待革命同志。这是一弯不大的小溪,但这里却是皖北革命的见证。直至今日,水池中依旧游动着鱼群,是那样的自由,那样的悠闲,也许那便是被革命的血肉滋养过的我们吧!
   几间简陋的屋舍前,种植着两颗枣树,那是魏野畴同其他特委同志亲手栽种的。眼下正值枣子成熟的季节,这两株来自几十年前的枣树,一派生机盎然,树丫上清晰可见的挂着许多正在生长的青枣。眼前的这一幕,竟让我有些失神,也许许多年前,正是在这棵枣树之下,闲暇时,有众多朴素的革命将领谈天说地,他们或许在下棋,又或许年轻的士兵们正在对党的未来做出美好预期;战忙时,他们便在这里商讨战术,讨论上级分配下来的任务要如何完成,反动派要如何才能打倒。到了今日,扎根在这里的早已不是普通的枣树,接种的也早已不是枣子,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革命先烈们的不朽精神。他们在这里孕育了浓郁的革命气息,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最里面有三间展示室,到了这里我才是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四九起义纪念馆,在这里我可以了解到四九起义的完整背景、起义经过、起义结果、历史意义。经过馆内珍贵历史材料和人物传记,我了解到这次起义是由于中共中央陷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主义形势中,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共皖北特委决定发动武装起义。随后会议决定成立临时皖北特委,将魏野畴同志任命为书记,施行指定的策略。随后城外起义官兵与农民赤卫队于4月9日在已知暴动计划泄露的前提之下在阜阳东门进行起义。虽然起义官兵们英勇奋战,但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最终导致起义军未能守住王官集,以魏野畴为代表的相关领导人也壮烈牺牲。但是这次起义点燃了皖北革命的烈火,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和第一支工农红军,极大地鼓舞了皖北人民的斗志,在安徽乃至全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以史为鉴,不朽革命精神掌灯引路
    经过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身影。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信仰的坚定,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时间:2024-07-16 作者:岳欣悦 来源:社会实践与文献佐证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怀化学院三下乡||舞动青春,建始推普——“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 助力乡村医疗,点亮健康之光
  • 助力乡村医疗,点亮健康之光
  • 在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潮中,王曼曼同学积极投身于乡村医疗服务领域,为乡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社会实践活动
  • 助教实践,暖心帮扶
  • 助教实践,暖心帮扶
  • 2024年7月3日至7月30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马书慧同学,积极投身于博益教育培训机构,展开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暑期社会
  • 社会实践活动
  • 星火接力,丹心筑梦—探索四九起义纪念馆
  • 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
  • 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
  •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一把过”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15日,满怀热忱地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
  • 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