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青年代表座谈上讲过“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谆谆教诲,2024年1月2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八期云支教活动正式开展,本次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一起云阅读,其主要内容是让中小学生自行选择一本图书进行阅读,可以阅读实体书籍,也可以进行网络阅读。阅读前需要制定一份阅读计划,按照阅读计划阅读图书,在阅读完毕后写一份读书心得,心得可以针对整篇文章写总体感悟,也可以针对最打动自己的情节,抒发所思所想。
当我将阅读计划发布给小朋友们时,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昂扬的斗志,答应了这个挑战。在图书选择完成后,我们按照自己的作息规律以及寒假时间共同完成了阅读计划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展现了自我意识,他们没有盲目接受我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形成了自己对阅读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和我一同商量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我感受到了小朋友的自我意识,小朋友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开始独立思考,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并试图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他们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过程,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并尝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自我认同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观,增强自信心。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实体书,我突然开始反思:“现在还有多少人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有多长时间没有去触碰那泛黄的纸张了呢”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方式和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但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数千年来的知识教训,要想脱颖而出、勇猛精进,唯有利用前贤遗藏和积累,将他们的精华都吸收到自己身上。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采百家之众长,方可领袖群雄。
碎片化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碎片化的阅读越来越多,而完整的看完一本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也不是碎片化阅读不好,只是在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碎片化阅读往往会造成我们对于深度阅读的惰性,我们往往更关注标题够不够“震惊、”内容够不够“劲爆”……碎片化阅读往往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长期下来我们更容易形成阅读惰性,并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到很多不同矛盾,甚至和你价值观不相符的观点,我们以为自己学到了知识,但这些矛盾的观点、建议更容易造成我们价值观的混乱。而对于实体书的阅读,便是我们在碎片化时代的一剂良药。
人生活的范围有限,限制于空间与时间的连锁中,当他只能同身边的交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它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间。
书籍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在今天这
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书籍的价值,积极阅读优秀的书籍,让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鼓励小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读有字之书的时候,同样不要忘记无字之书的阅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更应该阅读高质量的书籍,提升自我,奉献社会,把袖子撸起来在。未来的发展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愿我们都能在数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力量和安慰,让书籍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