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6·5环境日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为响应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主题,展示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场景,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厦门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与厦门市湖里区绿水守护者生态环保中心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绿创河小禹实践队协同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环境保护协会前往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海沧水质净化厂进行参观与实践调研。

 
活动开始,工程师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海沧水质净化厂的基本情况。海沧水质净化厂位于海沧区东南部,污水处理规模为20万吨/天,承担海沧区东孚片区、新阳工业区、海沧新市区、临港新城、南部工业区、保税港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图 工程师为实践队员介绍海沧水质净化厂基本情况
 
在工程师的讲解下,实践队员对水质净化的工艺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实践队员跟随工程师的步伐,实地参观了水质净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沉淀池、生物池、二沉池、储泥池、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接触池等设施。




图 水质净化环保设施
 
随着讲解的深入,实践队员了解到“粗格栅是水质净化的第一站,可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保护提升泵免于机械损坏”,“透明密封罩是为了阻挡污水臭气的溢出,也便于实时观察净化情况”,“污水搅拌机的作用是进行水力循环、提高传氧效率、改善水体水质”,“为了出水均匀采用了三角堰”等关于环保设施的相关知识。



图 实践队队员参观学习
 
经过了一系列工艺流程的净化后,工程师在出水排放口采集了一杯“净水”,而其中还含有部分重金属,不可直接饮用。实践队员近距离见证了污水是如何通过一道道工序由浊变清的,真正见证了水资源的“再生”。




图 见证水边清澈的过程
 
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参观调研,河小禹实践队员对于污水的处理设施效能、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水污染负荷等方面有了更深度的了解,认识到生活污水的合理处理对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作用。
实践队队长艾婉芸表示:通过有效处理污水,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实现水资源循环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将用实际行动助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时间:2023-09-05 作者:文/方凡 李铮淇·图/余樂言 谢紫彤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三下乡”进行时|古韵流金 传承悟志
  • “三下乡”进行时|古韵流金 传承悟志
  • 2023年7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前往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馆,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诸多方
  • 社会实践活动
  • “三下乡”进行时|徜徉翠云 承古蜀志
  • “三下乡”进行时|徜徉翠云 承古蜀志
  • 在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省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翠云廊古蜀道和三星堆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并
  • 社会实践活动
  • 慰心为你,医路前行(四)
  •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活动后加重,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根据2013年中
  • 社会实践活动
  • 慰心为你,医路前行(三)
  •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涵义;通过
  • 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