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照片里的故事:百姓眼中的幸福中国

   “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间点,为深入了解建设时期十三个五年计划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1908班组织领导的“你的故事我来写”团队自2020年6月至8月,在江苏、浙江、贵州、河南、上海、山东、广东等省市各地的村镇开展“十三五”规划对国民发展的福祉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战场在城镇农村,为更好地了解1953年至今老百姓生活的变化,选择采取采访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借助他们的老照片更好地与现在的生活做对比,展现中国国泰民安的美丽图景。本次活动旨为引导青年走近过去的生活,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们的爱国责任感,同时丰富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图为马俊杰同学正在老人家中进行采访,被采访老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时光,感叹那时生活的不易,为了赶集甚至要步行上半天。同时老人也看到了国家一步步正在走向富强,自己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当老人听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也和采访的同学一起高兴起来。
 
图为姜蒙同学进行实地走访老人们的生活,深入了解“十三五”规划对民生的影响,被采访者严爷爷表示“做好脱贫工作,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无上的荣耀,我们要跟着党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脱贫工作。我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感谢国家!”

图为李玉同学与被采访老人的合影。郭婆婆和张爷爷是经历过公社时代的老人,他们时常感叹那时生活的艰辛。郭婆婆说:以前我们吃饱是一种奢望,现在吃好已是常态;以前穿暖也是一种奢望,而现在只有穿不烂的,没有穿不暖的!可见“十三五”计划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改变,而中国正不断改进,不断强化规划,为民生幸福积极向更好的道路进发。
  十三个五年计划自1953年开始实施距今已经是第69个年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青年学子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走访调研了家乡的老人们,从老人们的旧照片中回味了几十年来中国历经的沧桑,从老人们的话语中听闻了几十年前的风声而品尝到了今日微风之清甜,也从老人们饱经风霜的眼中看到了中国崛起至今的荣光。面对着眼前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造福全人类的“中国梦”计划,我们要知道必须要在最底层打好地基,才能向上筑梦。69年的时代更迭,中国逐渐发展壮大,而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前进,一步一步走向新时代,不忘本源头才能开辟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好,更要做大,将百姓梦中的新中国作为发展的蓝图,贯彻为群众造福祉的方针,建造一个人民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中国。




 
时间:2022-08-17 作者:丁文晖 来源:社会实践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追寻英烈足迹,逐梦红色之旅
  • 暑期,“追忆革命足迹,传递红色星火”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红色寻访实践为主题,立足于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一
  • 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