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钟声早已在学校敲响。7月9日,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舍弃享受暑假的快乐时光,背起行囊,跟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踏上前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绿水乡中心小学的征程,开展为期14天的支教生活。既然选择这条道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同时期盼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可以增长自身才干,丰富见闻,学习一些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有人说:大学是一张白纸,大学生需要自己主动去参加多彩的活动寻找合适的位置展现自己,在白纸上增添独属自己的色彩。而我很幸运,在这打短短的十四天中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老师。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那三尺讲台上的时候,我的教学生涯开始了,绿水乡中心小学就是属于我的舞台。因此,我竭尽所能把知识教给学生,通过把数学公式和趣味动画相结合,生动有趣的向小朋友们展现学习的乐趣,教会小朋友们知识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这次讲课,我发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对于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自己知道该如何解决,但是给小朋友解释的时候,小朋友却听的云里雾里,不太容易接受,还有备课工作也有待加强,有的备课内容与他们所处年龄段的知识水平有些脱节,导致加大了教学难度。但是我并没有气馁,在课下积极与小朋友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在下次上课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课上小朋友们激情高涨,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声朗读知识,课堂气氛活跃。课下孩子们非常尊重老师,走在校园里不停的有小朋友向我问好,打招呼。做了十几年的学生,在这短短十四天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不容易,这让我更加珍惜这次实践机会,同时,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也会把握机会不断锻炼能力和积累经验。
学会与人沟通是我参加这次支教活动最大的收获。我们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支教,因此,不仅要与孩子们沟通,还需要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刚开始举办家长会时,每一位当老师的成员需要将所教授的课程介绍给家长,我教的是数学,一门非常重要的主课,看着台下家长望着我的眼神,我非常胆怯,讲出来的话说不到重点上,甚至都没说清楚明白,总之,我感觉很糟糕,生怕家长不同意让我教课。但后来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慢慢学习改善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课上,克制自己不说多余的话,语速放慢,咬字清晰,将教授的知识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在课下,我学着与家长进行交流,向他们汇报课程的进度和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而随着深入交流,家长也会向我提出改善上课内容的建议,闲下来会和我拉拉家常,关心我的生活情况,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平易近人,也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语言是一门艺术”这句话很真实,跟不同的人沟通方式是不一样,我们需要学会随机应变,需要学会包容理解,需要学会求同存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是一种自我舞台的展示,自己可以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那么沟通的结果就是怎样的,从中受益匪浅。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理解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社会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服务队伍将会继续下去,继续前往需要我们的地方。透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次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好处的,令人兴奋不已,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次支教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