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三下乡:服务农业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生态振兴,也要产业振兴,更重要的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的产业振兴”。为了进一步走出校园、走近乡村,了解当下乡村振新实况和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访绿色农业和乡村振新的融合道路。2022年7月1日至8日,安徽财经大学筑梦绿野实践队在经济学院钱力老师、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宋俊秀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走访张桥村、当地农企、定远县消费扶贫馆、农村农业局等地,与当地的农民、农企工作人员和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新与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
筑梦绿野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定远县张桥镇,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入田间地头观察当地农作物的生长事态。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实地测算了当地作物的碳汇情况并对数据进行记录。通过与当地农民们的交流中队员们得知了近年来当地作物种植中农药、化肥的的使用变化和相关情况。在与当地农民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张桥镇已经建成了一座秸秆收储站,用来收储秸秆并进行一定加工处理,达到废秸秆变有机肥的效果。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杜绝了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农民对有机肥的使用量,从而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和固碳减碳的效果。
张桥镇一行结束,筑梦绿野实践团立即动身前往了安徽荣丰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与公司相关负责的交流中,我们分别了解到了两家在传统石油农业模式上的创新成果和碳汇农业模式创新的新技术。在众兴菌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们接触到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模式--“小麦秸秆-双孢蘑菇-有机肥-小麦种植”双链模式。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作物废料的循环再利用,还达到了提高作物经济效益的目的,是当地绿色碳汇农业发展的成果之一。”
在定远的社会实践最后一站--定远县县农村农业局,实践团队就近期的调研成果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交谈中,双方就定远县碳汇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等内容展开交流讨论,团队成员们纷纷就在张桥镇、荣丰生物和众兴菌业等地实践调研中提出疑问和建议。据实践队员们在张桥镇与部分农民们的交流来看,张桥镇大部分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的发展表示支持,但是绝大多数人对“碳汇农业”的概念表示陌生或从未听说。因此,筑梦绿野实践团的同学们提出了适当加大对“碳汇农业”“低碳”“固碳”等词汇的科普力度。
农村农业局的王主任对同学们强调,农业不是效益产业。因此,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从生态、绿色的角度思考农业的价值。“看到同学们对于农业生产有这么大的兴趣,真的让人欣慰。”王主任感慨的说。此次交流会,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不但了解到了定远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最新的助农政策,还深刻认识到了农业对于国家而言是效益产业但更是民生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用实践培育真知,才能深切感受到社会前进的脉搏,用脚步丈量大地,才能真实了解到乡村振兴的进程。”青年学子唯有学有理论,投身实践方能明晰成长的方向。通过此次定远县的实地考察,让筑梦绿野实践队的成员从农业一线切实体会到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收入效益的提高,更明白到知识和科技对农业的助力和影响。
农业发展需要知识、需要科技、更需要人才,只有更多年轻人把目光投向绿色农业碳汇农业的建设当中,才能真正将碳汇农业的模式推广出去。下一步,筑梦绿野实践队将进一步扩大队伍规模、聚集更多青年力量,进一步深入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发展的第一线,彰显安财学子的青春风采和青年担当。
时间:2022-08-15 作者:谢文静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