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筑梦青春”社会实践团成员白金鑫,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溢流坝风景区开展“追寻黄河印迹,践行生态调研”溢流坝风景区参观调研活动。
汶上县琵琶山溢流坝风景区位于济宁、泰安两市交界地带的大汶河上。实践团成员在汶上县琵琶山溢流坝管理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溢流坝进行了参观,并就黄河流域(汶上县境内)和乡村建设现状进行了学习。该工程始建于1966年,在三十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农田灌溉和工业引水体系,作为汶上县东部地区的水源,在汶上县东部地区的引、蓄水及两岸农田的地下水回灌中,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被誉为汶上人民的“生命线”。
汶上县琵琶山溢流坝工作人员向实践团讲解了大汶河文化及有关历史沿革,由于大汶河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较丰,区内各地年平均气温12~14℃,各地年平均降水量640~76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但由于每年的降水量不同,流域内经常发生旱涝灾害。在夏天时,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5%,容易发生洪水。当地政府从“6+16”防汛工作创新机制、责任制落实、队伍建设、督导检查、监测预警、应急演练、群众转移、应急避难场所、预案编制、物资储备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情况。由于河中含沙量高,在河的下游建有很多的沙场,这里的河沙质量非常好,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实践团成员白金鑫从现场了解到,大汶河是山东省大型山洪河道,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戴村坝以下称大清河。大汶河发源于淄博市沂源县松岗山南麓(山东省东部泰莱山脉),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泰安、济宁三市八个县市区,向西流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陈山口出湖闸进入黄河,全长231公里,总流域面积9069平方公里。流经汶上县北部边境15.3公里,琵琶山至泗汶西小汶河拦河坝,设计防洪流量达到7000m3/s。
此外,中国的河流因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基本都是向东流的,故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河东流”的古语。但大汶河流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边有泰山,东边有鲁山、蒙山,西南则是华北平原,由于地势的原因,东边山上流下写来的河水便只能往西而去,所以会出现河水倒流的奇观。
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并对黄河流域给乡村建设带来的改变做出了调研,有助于对历史文脉的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