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东营市如何统筹协调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7月19日,融绿青东实践团成员联系到东营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到官方政府一探究竟。
图为工作人员与实践团成员初见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勇 摄
发改委工作人员带领融绿青东实践团成员进入到一间办公室,并给成员们带来了一些相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资料,与实践团成员一同讨论。在讨论中,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一同总结出了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同时具备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二是基础设施完备。东营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的中心,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重要通道。三是产业基础较好。东营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在稳步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工业整体实力快速增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石油装备、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装备等五大产业框架初步形成。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相关政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勇 摄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的发现地和主产区,也是母亲河黄河的入海之地。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以人均GDP遥遥领先而闻名全国。数字风光的背后,也承载着几多辛酸。石油开采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批量水土气污染;退海之地土壤高度盐碱化植被稀少,曾一度被戏称“电线杆子比树多”;黄河下游先后22年出现断流,河口湿地大面积萎缩,土地碱化进一步加重。人居环境的恶劣让东营人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经过多年奋斗,全市生态面貌持续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营市发改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严格要求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发展模式,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打造魅力东营。东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与市情紧密结合,立体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印证,昔日的胜利油城已经蝶变为今日的黄河口生态绿城。
经过简单的交谈后,融绿青东团队队员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对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环境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队员们针对文件以及在经济发展中有关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问,工作人员给予耐心解答。融绿青东团队成员将访谈内容细细整理、分析,为东营市发改委提出建议。工作人员也对实践团队成员所提出的建议予以更正和采纳,并对大学生深入实践表示赞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