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智慧农业的相关建设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乡村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智慧农业的建设进程值得我们去调查和分析,以寻求更好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安徽财经大学学子组成“意风助农”调研团,于2022年6月18日前往滁州市凤阳县楼南社区进行相关的调查。
调研团队成员出发前合照 马强强 摄
6月18日,调研团队到达调研地点后,首先与当地楼南社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实践队员们针对凤阳县当地常驻人口、劳动力数量、人口结构、当前农业耕种的机械化情况等等问题跟社居委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
我们了解到凤阳县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凤阳县常住人口为631934人。本次实地调查的楼南社区常住人口九千多。楼南社区因农村改社区,现下辖7个生产队,共有耕种土地面积三百多亩。当地其他生产队/村委拥有较多土地,有村拥有2000亩以上甚至上万亩土地可以进行土地流转、机械化耕作。土地较少的村仍以传统人工种植为主。
调研团队对区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 马驰 摄
之后,调研成员们深入凤阳县下辖乡村,深入农户进行问卷调研。调研成员们就当地作物种植和亩产等方面问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相关沟通,通过与村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当地耕种有水稻、玉米、红薯等谷物,还有葡萄、油桃等水果。大棚种植的葡萄,亩产2000-3000斤,每亩净收益为15000-18000元。在生产过程之中会雇佣人工进行沾花等操作。据当地农民介绍,当地作物相较以往都有一定程度增产,这证明了智慧农业的进行是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成效的。
调研队员于农村调研结束合影 董书源 摄
实践队员们通过多个地区的走访和调研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凤阳县各社居委/村委所辖土地大小不一,一些村委所拥有的土地较多,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可以实现大规模规范种植,采用滴灌技术、无人机喷撒农药、机械化收割等,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而小型乡村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有些人均仅2-3亩地,从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