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中小生减负情况调查

——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呼庄村和刘家村为例

摘要:二零二一年七月份,史上最严厉“教育政策”——“双减”政策横空出世,引发社会热潮。而在“双减”落地的第一个寒假中,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对于深刻认识该政策实施情况十分必要。其中,对农村地区“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研究的实践不可或缺。实践主要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电话采访和文献书籍来进行信息采集,守护梦之队将所得数据进行交流分析,以期为农村地区贯彻“双减”政策提出建议,守护农村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政策;政策实施

绪论

一、调研背景

(一)当前中国教育现实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蛋糕越做越大,农村的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好。但由于客观的师资力量、专业力量差距,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甚至使他们走上“小镇做题家”歧途,而不是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精尖创造型人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推行“双减”政策。

(二)国家政策的颁布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四、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五、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中,《意见》所提出的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相关政策,即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不仅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各地政府、教培行业、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调研目的

腊冬已至,在学生们欢乐迎假期的同时,“双减”这个新生儿也迎来了属于它的第一个寒假这。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双减这个“新生儿”是否真正在农村落地,带给我国教育行业怎样的影响引起我队的强烈好奇。至此,围绕农村“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寒假实践小组“守护梦之队”以此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减负情况以及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三大利益主体对其评价。

三、调研思路

(一)明确调研对象,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讨论,守护梦之队成员列举出四大利益主体:分别是乡村中学教师,农村中小学生、辅导机构和家长。从便利性、受众群体广泛性和价值性来看,我们将目光转向家长和学生,以二者为重点调研对象设计相应调查问卷。

(二)线上发布问卷,线下实地调研

1.在QQ线上社交平台发放问卷

守护梦之队成员将设计好的问卷在QQ平台发布,并且各个成员将问卷发放给正在上初中和小学的弟弟妹妹们,由弟弟妹妹们转发给他们的同学和父母进行填写。最终成功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其中家长39份,学生106份。

2.兵分三路,实地考察

在线下,由于疫情原因,无法集体调研。根据队员所处的城市进行人员分组,一组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呼庄村和刘家村等乡村进行调研,一组前往山东省临沂市中小学探访;另一组前往淄博市城市学校访谈。从中了解到了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认知情况和看法,学生假期作业量上辅导班的情况。并且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为实践报告的填写提供根据。

四、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研法

守护梦之队成员实地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呼庄村和刘家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谈话,并通过询问部分乡村教师,了解农村学生双减实施情况以及现存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解决思路奠定基础。

(二)对比分析法

由于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在探讨农村学生双减实施情况的同时,守护梦之队也将目光投向城市学生进行对比,从调研情况发现,农村学生减负情况不甚明显,而在城市中,学生的作业量相对较少,课后服务时间较多。这种城乡差距也引起守护梦之队成员注意,下文会深层次探讨。

(三)问卷调查法

将调查内容设置成问卷,让调查对象填写,然后回收分析以获得调查资料,是为社会科学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思辨走向实证的物质手段。我组之所以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第一,问卷调查法是以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这是调查问卷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书面语言以及书面交谈构成了问卷调查方法区别与实地研究等其他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标志。第二,问卷调查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访问调查中,人们往往难于同陌生人谈论有关个人隐私、社会禁忌或者其他敏感性问题,而在自填式的问卷中,由于没有人在场,也不要求填写回答者的姓名,更便于人们回答这类问题。第三,问卷调查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问卷调查中,由于每个回答者所面对的都是完全相同的问卷,所以,无论是问题的表述、问题的次序还是答案的类型等都具有很高的统一性,从而避免了由于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各种偏误。最后,问卷调查法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中使用的问卷常常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所以往往能够得到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数据资料,适合于电脑进行定量处理和统计分析。

双减政策贯彻情况

一、双减政策关键词解读

(一)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但中国中小高学生更多的是面对着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们为了上名校,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教给学生更多的是应试技巧,造成学生埋头学习,创新性不足。因此双减政策主张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

(二)减轻作业负担

1.学生角度

减轻学生做作业的负担——更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业目标,留出时间执行自己的发展规划,丰富课下生活,培养多方面的发展能力;

2.家长角度

减轻家长检查作业的负担,减轻家长非必要工作量之外,留给孩子更多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3.老师角度

减轻老师统批作业的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教师职能。

总之,一句话概括,减轻作业负担有利于“因材施教”,能让学生、家长、老师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被繁重、千篇一律的课后作业所累,更有利于合力提升教育教学成果。

(三)二减:

1.学生

在校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线上培训每课时不得超过30分钟,课间需大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考试排名等行为;在校外,不得在节假日及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

2.家长:减轻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国家对课外辅导机构管理更严,家长们也更理智,不再盲目跟风、往辅导班砸钱“内卷”;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以前,孩子作业堆成山,某些家长忙完工作回到家,常因为作业问题和孩子吵得鸡飞狗跳,血压上升是很常见的,有的干脆把辅导作业的任务交给辅导班;但如果孩子们在学校基本完成了书面作业,回家只有一些读背的口头作业,家长们从中得以解放,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四)一增

可以延长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即提供兴趣化活动,培养学生自身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总的来说,就是要减掉过多的、重复的付出,将“减”出来的时间用于提升隐藏下“水面之下”的综合素养;就是要“强本抑末”,使孩子们“正餐吃饱”,少吃“零食”,有更强健的体魄。

二、农村双减实施情况

(一)家长喜忧参半

网上问卷报告结果显示,多数家长表示双减政策实施意味着孩子课后业余时间较多,不再被繁重的作业束缚。他们认为过多的课后作业并不能帮助孩子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反而导致孩子心理承受压力过大。作业写不完,学生就会为了完成量而忽略了质,效率不高。

而部分家长也担忧这就是建立给家里特别淘气、不自觉的孩子来说打开了娱乐的天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学习成绩本来就处于中下游的状态,再这样一玩,接下来就只能上技校了。虽然他们知道双减的好处,但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依旧会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业辅导班,甚至在找不到辅导班的时候,会在寒假期间聘请当地在校大学生为他们的孩子进行补习和学习培训。所以,尽管部分家长们嘴上说着要减负,注重孩子长远发展,但没有付出行动。

(二)村中小学生压力依旧很大

2022年1月20日,守护梦之队的一组成员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南义初中三个年级访谈。61.32%的学生表示学校课后服务时间用来上课和学习,而课表中的体育课、计算机课和美术课经常被主课老师占用。23.58%的学生表示作业量增多,经常写作业到很晚。有时他们就不想写,就会采取糊弄方式(例如抄同学作业)完成作业。过于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父母们会在孩子写不完作业时采取暴力手段,造成孩子的身心健康压力过大。

通过与中小学生的谈话得知学校各科老师已经向他们说明了这个政策,但是老师从农村现存现状来看直言告诉他们:双减与我们农村学生没有任何关系,不管双减怎们变,你们该学的还是要学,该写的还是要写。在此压力之下,大多数学生们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减负。

据此,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在学校升学率竞争之下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上,农村双减实施效果不明显,学生仍然是学习的机器。

(三)城市双减实施效果显著

在双减背景,淄博市多所学校纷纷晒出各自的“花式”寒假作业单。减少书面作业,注重新颖实践,多地学校各显神通,营造“双减”后首个寒假的新面貌。

在对市中心的中小学生调研得知他们每天的作业量就是一张纸,任务十分轻松。

“每天跳绳30分钟,我是坚持锻炼的运动虎;制作拼音小报,我是用心生活的巧巧虎;关注‘冰墩墩’‘雪容融’,我是关心冬奥的爱国虎……”淄博市实验学校为一年级孩子定制了一份寒假“小老虎作业单”。该学校认为“寒假作业有别于日常作业,应考虑如何将学生、家庭、社会充分连接,让作业不只是单一的文本,更应是充满色彩、多项内容叠加的综合体。”。这种“花式”作业单的出现,让孩子们在丰富实践中,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在校外课堂里全面发展兴趣多。往年,寒暑假历来都是学科类培训的“黄金期”。今年寒假,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在艺体培训的校外课堂,发展个人兴趣。而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多陪伴、多相处”,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

农村双减政策贯彻不到底问题

一、学校人员配置不合理,课后服务不到位

现阶段学校人员结构明显不合理,学校老师的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学校老师的人员结构配置主要以学科类教育教师为主,一些课后素质教育培育课程主要以学科类教师兼任,有些已经工作了一整天的老师在课后服务时并没有得到较多的课时补贴。课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投入精力不足,专业性也有较大的差距。在农村地区甚至还出现了部分老师兼任多门课程的现象。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事业发展都出现了飞跃式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经济水平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受到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多年来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于城市。农村教育资金的筹备能力及其有限,教育设施配备的城乡差距日益严重,农村部分教师趋于老龄化,结构比例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明显落后于城镇学校,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备质量相差过大,使不同地区学生多样发展和课后服务的选择不同,所以“双减”政策的实施度也参差不齐。

三、升学压力巨大,作业减负难落实

当前中考已经实施分流制度,高中的升学率不超过50%。中小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不同学生对“双减”有不同看法。对于优等生来说此举减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其他学生没有特别感触,有的则以为时间规定作业量是不公平的,即同样的时间不同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量不同。而且目前学生的考核和选拔方式比较单一,仍然中高考选拔制度,得分数者得天下。老师的工作绩效标准仍然是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为中心。学生考试成绩好,老师就会被认可。那么老师们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老师们能想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布置作业、多强化练习。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甚至主动增加课外作业,造成学生们之间的“内卷”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双减”政策之后,学生的作业量并没有减少。作业减负也成了空口号无法落实。

四、家长私教还在,课外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考核制度仍存在,学生中高考的压力没有减少。即便严管课外辅导机构,但是补课和培训仍然存在,只是从明面上转到了暗地里。学生课上没听懂,课下谁来补?中学生作业依靠家长辅导这是不现实的,但“双减”政策严管课外辅导机构,为了拉小孩子间的差距,家长只能花高价来请私教。同时目前主要培训机构总体而言,课程供不应求,有些家长需要提前预约课程。各类课外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评价标准。

五、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双减”认知不清晰

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家长仍然秉持着“分数论”,认为孩子只有分数高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只想着自己赚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学习的事完全交给老师。同时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双减”政策存在认知不清晰甚至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六、“普职比”焦虑

教育焦虑尤其是“普职比焦虑”已成社会热点问题,“普职比1:1”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这其实国家一个方向性的政策引导,但却被理解为绝对刚性的教育安排。部分地区家长认为“普通高中”才是孩子的正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较低。家长和学生也面临着学校分流的压力。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职业教育本身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人民的观念对教育职业的学生并不友好。所以家长较为关心孩子成绩。又因为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思想觉悟低,以赚钱为主要任务,不了解相关教育政策额,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够。所以在农村“双减”政策的影响度较低。

七、“双减”政策宣传度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双减”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双减”政策及其实施细则有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导致学生和家长的了解程度低,关注度低。同时这也使家长和学生对“双减”政策的参与执行度较低。

探寻促进农村双减政策全面贯彻的措施

双减”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教育在民生领域起到托底的重要作用,学校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应该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教育生态,但‘双减政策’的落地也绝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情。”应该由教育部门牵头整合其他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实施推进,形成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同级部门协助、其他部门加入的合力发展局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上述问题的措施:

一、家长角度: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的确能够扩大我国适龄儿童受教育的范围并提高教育水平,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他们增加了很多学习负担给孩子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肆意的打压孩子的业余时间。这样一来,孩子不仅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还可能加大青春期的反叛情绪,反而更不利于孩子们学业有成。针对这一问题,守护梦之队提出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顺应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

(一)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尊重孩子的心声、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在假期期间,我们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对假期生活进行科学的规划,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更丰富多彩。在孩子的假期规划中,要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放在首位,然后拓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阅读、体育、艺术等方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去除“唯分数论”的观念,去除“教育焦虑”,促使孩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三)正确认识职校教育。家长对于孩子在技术院校继续学习持不支持态度,认为既然不能考入大学,应该早些出来赚钱,回报家长这些年的教育支出。而在当代技能人才作为实体经济坚强基石,是恢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十四五”期间,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依托这一制度,把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上、培养上衔接起来,任何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制度进入任何一个职业院校的任何专业学习。所以,职高教育并不是没有前途。

二、政府角度

(一)完善“双减”的法律法规建设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的意见并付诸实施,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方向,但实际上有些地方“减负”并没落到实处,初期实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一些培训机构正在钻政策的空子。政策不让节假日星期天对学生进行学科培训,一些机构就把培训时间改到放学后,这样学生学校学习了很长时间,放学以后还要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违背了双减的初衷。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孩子等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双减”政策,他们还是进行着和以前一样的学习任务,可以说,双减在农村地区的成效并不明显。

对于“双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调整双减政策的部分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保证政策的更好实行。

(二)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

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在线教育行业正在经历“寒冬期”,如何正确把脉"双减"政策并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双减"政策中着力强调的在线教育信息安全措施,如严禁资本化运作、建立备案与监督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强化常态运营监管等,都彰显出国家层面对在线教育规范和良性运行的决心,因而建构一种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则有望迎解这一难题。

当前在线教育的信息安全正面临数据和隐私泄露、知识版权受侵、资金安全难以保障、错误价值观引导四大问题。这些问题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和棘手,政府可以从完善法规建设、加强技术融入、重视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应急治理和创新融资体系这六个方面来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这一体系框架的确立有助于为推动“双减”政策下的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三)修正大众“唯分数论”的观念

在高考的大背景下,我国民众普遍存在着唯分数论的观念,这一观念不仅使他们增加自己孩子的学业压力,而且形成的社会认知会迫使一部分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一现象严重阻碍着我国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发展。

因此,家庭、学校和政府应该合力构建良好的观念,以科学理性、公平公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考试观念,淡化竞争,重视反馈;变革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改进考试功能;选择适宜的考试内容,提升考试质量;科学规范校外培训项目,保障学生的教育公平和学习权益。另外,我认为政府需要改革高考的命题方式,让课外辅导、培训机构所擅长的答题模板、解题套路在高考面前失去效用,如此才能发挥双减政策的效用。

(四)促进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发展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了最新部署。体育作为课后服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发挥其应有之效。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解决放学后部分学生接送难、无人照管的问题,在正常教学活动结束后,以学校为主体,以中小学生为客体,利用学校资源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延时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质。

但目前师资力量薄弱遏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主体供给、运动安全顾虑制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客体参与、内容单一阻滞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社会联结。

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做到: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其有效供给扫清障碍;提升客体主观能动,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参与提供行为动力;丰富内容体系,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支持手段,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实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等保障策略。

三、学校角度:在减负的同时要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当前阶段,“双减”政策后学校的提质增效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以高效能作业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课后兴趣培养体系,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研究家校协同育人的责任边界,明确家长与学校的责任归属,通过家校合力,提升“双减”政策后的教学效能。与此同时,学校在制定相关提质措施时,也需要更针对实践,如此才有可操作性。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社会、学校等多元主体要协作发力,全力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共同打造高质量教育新生态。 

结语

双减旨在培养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不同人才,以适应社会转型升级、人才结构平衡健康发展、促进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并非“学习(狭义的文化课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

借“团团”的一句话说:“大家都换赛道了,你在老的赛道上抢跑有什么意义呢?”双减之后,如果在按以前的教育思路去培养学生,疯狂用作业、校外培训加码,则将阻碍学生的发展。瞻望未来,“双减”势在必行,大可不必束手束脚,持“观望态度”。顺应政策形势,积极探索落地之法,不只是政府和少数几个地区、学校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能力使“双减”真正达到其应有之效。家长将精力放在关注孩子身心状况、探索孩子的特长上;老师将精力放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上;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擅长、喜爱的领域,争取成长为栋梁之材,最起码,成长为一个幸福、健康、有力量的人。

但目前,“双减”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家长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先“减负”再革新考试制度;先让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跑道,再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这样的做法不是没有道理,先“据攒人气”再“引进资源”,但势必在最初的阶段会有“牺牲”,谁都不想自家孩子成为这个“牺牲”的部分,也就在老赛道迟迟不肯移步。唯有两方面齐驱并驾,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同时进行、无缝衔接,让广大学生、家长看到改革的力度和实效,才能一改陈风,破浪前行。

双减在各地的落地程度有较大差异,农村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劣势明显。学校、家长和机构面临的“信心不足、通道不畅、能力不够三大难题”尤为突出。同时,更大的问题是观念转变。在实践队调研的山东、安徽农村,“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个观念仍然深深地刻在每个村民的脑回中。诚然,教育是突破原生家庭阶层的有力方式,但悖论就在于: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走“学习”这条路。特别是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农村家庭,父母“倾尽所有”供孩子读书,“不用你干活,你就给我好好学习”,这不仅仅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孩子的其他发展道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学习不好”的孩子未来怎么办?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僵化的教育体制塑造了“啃老一族”,“双减”政策的意义就在于此——保障孩子的多元发展权利。让一部分人下沉到基础建设领域,使“大学生”不再成为“大白菜”,也别成“香饽饽”,减少无序竞争,使劳动力结构更加合理。如此,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社会“高阶”对“低阶”的“歧视”,这是一道很难弥合的裂缝和观念固化。“如果谁家孩子上了技校,他家长就要在全村丢人。”村民说。社会运转需要各个不同层次的人,任何人、任何阶层都有它独立的、重要的作用,任何岗位都可以散发出耀眼的光热——这是一个人尽皆知却鲜见有人能实践之的道理。

但当下,如何提升各个阶层的幸福感,让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幸福,是“双减”政策扎根落地,真正成为惠及社会民生的百年大计的根本之道。各个阶层,如果都能有“载歌载舞”的勇气和能力,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到来。在短视频文化迅速兴起的今天,“草根文化”崛起,在“人人都有”的“麦克风”中,有一种声音恒久地温暖感动人心,那便是“浪漫至死不渝”,一些拍摄“芸芸大众”的欢欣片段的视频,总是能获得极高的“点击量”和“点赞率”。由此可见,人们期望看到一个每个人每个日子都能够欢欣鼓舞的社会,这个目标很遥远,但我们却可以一直执此前行。因此,“双减”作为“百年树人”之教育的重要决策,它的落地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付出。

参考文献

[1]袁磊、雷敏、张淑鑫、覃颖、黄宁;《把脉“双减”政策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全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

[2]张亚群;《考试文化的内涵、分类与选择——兼析“双减”政策下教育考试改革的导向》;[J];中国考试;2022.

[3]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体育学研究;2021.

附录1:聚焦热点问题:

队员通过实践得出以下感悟,特此摘要出来

一、由课后作业、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带来的更多学生自主空间,这部分空间如何利用?

答: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延长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二是增强家庭教育水平。农村面临的问题:学校教师素质不够、学校资源不足,课后留校时间变成了“在学校里写作业”;家庭教育基础薄弱,无法支撑孩子丰富的课后生活。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将教育的中心放到学校中,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另外,应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薪资待遇,并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才能“固本培元”。教育是百年大计,值得社会的更多投入。

二、削减校外培训机构,孩子“自学”不了怎么办?

如果按照老思路去解答这个问题,那必然是“无解”的。确实,没了校外培训的“拐杖”,有些孩子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但“双减”正是要砍除这些“拐杖”,让孩子自己走。资质不同的孩子自然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并不是说人生道路就有三六九等。要认识到一个现实: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大学,也并不是所有上不了大学的孩子未来就一定黯淡。政策本身就无法达到所谓的“公平”,或者说,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根源于人与人天生的资质不平衡。我们要看到的不可能是一个全是“聪明蛋”的社会,而是一个“聪明蛋”和“傻瓜蛋”都能收获自己的快乐,拥有平等的社会尊严的世界。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着。人文主义者奔走呼告,政治家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过程,这个世界,亦是如此。

三、双减之后,城乡差距是否会拉大?

其实。双减之后,城乡差距会拉大还是缩小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说是增大,城市教育资源、父母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双减后,教育的重心集中到学校和家庭,那这种差距会拉大。“学二代”可能优势明显。

如果说是减小,学科类培训机构锐减,对城市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成绩回落的可能更多。正如调研中显示,农村孩子上辅导班的比率要远远小于城市孩子,所上辅导班的质量也相对较低。因此削减辅导班可能对农村孩子影响并不大。

总的来说,城乡教育资源相对平衡是使双减政策惠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根本保障。
时间:2022-02-25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珍爱生命,安全护航
  • 本团队始终致力用心感受,用心教育,砥砺前行。守望乡村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生命教育走进乡村课堂。生命会心志愿者社会务队将
  • 社会实践活动
  • 化学化工学院老师走访实习支教学生
  • 为深入了解师范生实习支教情况,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指导,5月27日,学院院长助理黄昊飞、化学系主任刘会分别带队赴潍坊诸城
  • 社会实践活动
  • 电子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