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山东理工大学青青小草“助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乡村”暑假社会实践团赴山东聊城临清市金郝庄镇刘洼村及烟店镇刘烟村,对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进行宣讲调研,帮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政策,树立群众日常分类垃圾观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实践团成员刘超越在金郝庄镇开展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普及调研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观察到该镇路面整洁,路边墙壁有环保标语,对环境卫生要求较为规范,居民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据采访当地居民得知,刘洼村的生活垃圾采取“日日清”的政策。即每天清晨有专门的垃圾车将前一天的垃圾运走,且当地街道路面有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清扫。
实践过程中,刘超越将宣传单页黏贴到该村宣传墙的指定位置,向村民及时普及垃圾分类及资源有效利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并且她向村民发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了解当地村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情况以及态度。
在烟店镇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汪炳潼重点围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调研展开活动。汪炳潼将具体调研地选在距当地汽车站附近的三角棚内,该地人流量密集,便于实践取样。借助摆地摊的形式,他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有关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宣传过程中,一位阿姨提及,垃圾分类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可以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同时使垃圾变废为宝。随后,汪炳潼通过上街采访,对当地村民就垃圾分类以及环保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通过调研得知,大部分居民均表示自己会在日常生活中会减少垃圾的产生,节约资源。由此可见,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
此次垃圾分类调研与宣讲活动,让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可促使当地居民投入到垃圾分类中去,争做垃圾分类的实践者、推广者,为促进更加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