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静柯)2023年8月19日至20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寻迹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郝萍芬、董凌帆、董钰燃、孙静柯走进了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依次来到安庆市烈士陵园、独秀园、两邓故居进行参观学习,在这里展开了一场与英雄志士跨越历史的对话,深刻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8月19日上午,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安庆市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很大,随着参观的深入,队员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在一面佚名烈士纪念墙前大家停下了脚步,仔细看来,这面墙主要是用来雕刻佚名烈士的面容,一些还可以辨识出出英烈生前的模样,一些只有半张脸,让人动容的是墙上那几个空白的位置,这些烈士便是真的什么也没有留下了。“看着这些真的好触动,他们有的甚至还没有我们大”,一位队员发自内心地感慨。
烈士们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为新中国铺出一条血路,如果说战乱的年代需要的是视死如归的拼劲,那么如今便需要的是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干势。
(图为实践地点:安庆市烈士陵园团队成员 郝萍芬 摄)
8月19日下午,队员们来到了独秀园,独秀园以陈独秀墓为核心,中间由凹凸不平的柏林墓道连缀,墓道两旁整齐林立的翠柏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对陈独秀先生一生的总结,虽前半生坎坷,然终其一生来看,又是宏伟壮烈的。蓝天白云,依山傍水,他最终长眠于自己出生的地方。园区内雕刻的《敬告青年》语录格外醒目,这是陈独秀先生满怀激情与信仰的呐喊呼告,引领了无数热血的知识青年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
陈独秀先生首先竖起“民主,科学”的旗帜,是当时代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启蒙,促进了当时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可以说若没有这一突破,愚昧的封建制度可能还会停滞很久。队员们在独秀园内参观时有幸遇见一群中共党员,他们身着正装,胸前佩戴闪亮的党徽,向陈独秀先生献花,鞠躬。此情此景下,实践队员们也自主地向陈独秀深深鞠躬致敬。
(图为实践地点:独秀园团队成员 郝萍芬 摄)
8月20日上午,实践队员们乘坐直达公交车来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的故居——铁砚石房,这座古朴的老房子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稼先的六世祖邓石如也曾生活在这里,前面三进房子内展示着邓老的生平事迹、功绩。参观者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位科学家、工程师的心路历程和夙愿,体会到其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而艰苦奋斗的忠诚和担当。正像邓老说的“我们的工作,能振我军威,振我国威!我们为这个事业献身是值得的!”。队员们跟随着讲解员走进邓稼先的一生,在氢弹原子弹比例复原模型前,讲解员讲到邓老临终前的故事哽咽了,在场的参观者和一名实践队员也都留下了眼泪。
(图为两邓故居内的核弹模型团队成员 郝萍芬 摄)
无论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还是陈独秀,乃至烈士陵园里两面墙上雕刻的那些没有名字模糊的脸庞,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精神,那便是热爱祖国。换个角度讲,这三个地方无一不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队员们到达每一个地方,都遇见了同行者,独秀园内的中共党员们,两邓故居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烈士陵园内前来瞻仰革命先烈的许许多多的人。可以看到热爱祖国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的深层情感,或者说是本分职责。
实践队员提到,在邓稼先故居的见闻是这次研学旅程中最触动他们的。那一年,“两弹一星梦”砸入邓稼先的心湖,此去二十八年没有音讯。一次试验失误,邓稼先第一次用院长的权威“命令”助手们不能上前,自己冲进爆破现场,抱起碎片仔细检验,也就在这时他的身体受到核辐射重创,退出了试验基地,终于与妻子家人重逢,然而生命也进入了最后一年的倒计时。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戈壁滩上一朵蘑菇云升腾,原子弹氢弹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登攀到一个新高度。少年意气风发强国,学成归国,隐姓埋名几十载,再相守已是风烛残年。邓稼先可以说将一辈子奉献给了强国事业,对他而言其他一切在国家利益面前都缈若微尘,他的个人经历就是“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最好的解释。
(图为实践队在两邓故居的合照团队成员 郝萍芬 摄)
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二十四个字。此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真正地理解了这二十四个字,都立志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投身强国征程,“两弹一星”精神也会成为新时代强国征程同行者们的明灯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