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治理护生态,绿色发展创奇迹-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2023年7月28日,长安大学“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跟随黄河科考队赴内蒙古鄂尔多斯林业与草原局进行座谈,并赴达拉特旗进行野外调研。
在科考队执行队长李振洪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拓万全、雷莺的主持下,科考队与鄂尔多斯林业与草原局副局长李海光等人一起举行座谈。
 
实践队在鄂尔多斯林业与草原局合影
拓万全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科考队本站来到鄂尔多斯的主要任务,李振洪教授针对科考队及考察情况做了具体介绍。金钊研究员发表了讲话,雷莺重点介绍了黄土科学重点实验室背景和研究内容。李海光副局长讲述了本站考察“高度重视防沙治沙,推动绿色发展”的基本背景,座谈结束后参观了鄂尔多斯林业与草原局防沙治沙展厅。
 
科考队在鄂尔多斯林业与草原局进行座谈
在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李振洪教授与达拉特旗林草局副局长杨小龙的带领下,科考队成员来到银肯塔拉和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进行考察。
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约19公里,总面积435万亩,占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5.6%。自2000年以来,当地政府在库布其沙漠边缘,营造锁边林,防止沙漠向四周扩展;结合“十大孔兑、六条穿沙公路进行分区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相结合、封飞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营造乡土树种。通过治理,生态效益持续释放,林草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17%达到现在的59.27%,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22次下降到现在的9次,年入黄泥沙量减少约990万吨。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建立起了沙漠旅游、光伏治沙、清洁环保陶瓷产业、沙柳产业、饲草料加工产业、林果产业等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产业体系,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原料,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黄河科考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银肯塔拉进行合影
 
达拉特旗林草局刘平讲解生态保护发展治理规划
 
“黄河科考,强国有我”,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了对于沙漠治理保护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银肯塔拉和达拉特旗沙漠的治理成效不仅仅是植树造林的简单概念,而是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将其运用到实际治理过程中,真正做到防沙治沙,推动绿色发展。

供图供稿:张雪松 何柯璐
时间:2023-08-11 作者:张雪松 何柯璐 来源:张雪松 何柯璐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探寻黄河源,共筑生态梦---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
  • 沙漠治理护生态,绿色发展创奇迹-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
  • 绿色煤海明珠,彩色伊金霍洛-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了解乡土,多彩暑期——暑期实践活动总结
  • 杏林学院”绿之梦高邮小分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实践活动
  • “绿之梦”高邮小分队宣讲活动
  • “绿之梦”高邮小分队宣讲活动
  • 2023年8月9日14时,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绿之梦高邮分队在高邮镇黄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
  • 社会实践报告
  • 青年视角更是世界眼光
  • 青年视角更是世界眼光
  • 7月8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扬师德师风,促中外交流”志愿服务实践团在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中国教师博物馆(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
  • 社会实践报告
  • 共建联学促产业振兴,校地交流谋石化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