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小知识

据研究显示,全球约1/3的人被结核杆菌感染,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超过80余万,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不用担心,结核病可防可治。下面将和大家分享“结核病”的防治小知识。

结核病人的常见症状:

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和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痰中带血:肺结核病人的1/3先是痰中带血或严重咯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易感人群有:

未感染过结核杆菌,而且对结核杆菌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他们主要来自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人口密度相对稀疏的农村和边远地区。

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有其它疾病的病人也属于易感人群,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合并结核杆菌感染以后,最容易迅速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而死亡。

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结核病。

治疗方法: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合理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结核病的正规彻底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且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连续咳嗽两周以上的病人,尽量到医院就医,并进行相应的胸部拍片检查,必要时进行痰培养检查。

防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杆菌传播的机会。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打喷嚏或大声说话。

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对于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等。
时间:2023-03-24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结核病防治小知识
  • 据研究显示,全球约1/3的人被结核杆菌感染,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超过80余万,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
  • 社会实践报告
  •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207班班级团日活动 “学习两会、学习雷锋,身心愉悦、走向
  • 弘扬文明新风,赓续精神血脉
  • 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传承时代雷锋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这阳春三月美好的季节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各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
  • 社会实践报告
  • 西京学子走进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西京学子走进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为深入接触社会,在实践中认识自我,提高专业知识,近期,西京学院医学院组建以“探医学底蕴,悟红色初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团,
  • 社会实践报告
  • 温暖他人的一件小事
  • 温暖他人的一件小事
  • 冬日已尽,春意将近。虽然小红们不能为同学们送上第一杯奶茶,但每一位志愿者都有一颗温暖他人的心。
  • 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