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实践地点:合肥大蜀山
实践时间:2022年6月20日至7月5日
实践目的
古人有云:“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从这可以看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作为回报,我们当然也要更好地爱护大自然。尤其是如今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提升,而同时我们也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少伤害,乱砍伐树木,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污水,污染河流,让许多水中生物丧失家园和生命,随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对在南极和北极生活的动物们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这些伤害,让大自然开始反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也正是看到了,只有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更长久地、更好地生存下来,所以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贯彻落实这个重要理念,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自然,因此我们团队决定把实践内容定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筑美好环境”的捡垃圾活动。我们希望可以为我们的自然环境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践内容
实践开始,实践队员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到合肥市的大蜀山集合,我们在山脚下规划好路线,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之后,我们开始向着目的地前进。我们沿路前进,我们发现景区的明显的垃圾不是很多,环保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些很难捡的垃圾,这些垃圾很容易被忽视。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秉持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垃圾在行动着,所以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仔细搜寻着每个角落,我们希望尽我们的全力,将景区的垃圾消灭掉。可爬到一半时,我们的体力就已经急剧下降了,累得气喘吁吁,我们为了能更有体力地进行后半程的捡垃圾活动,我们决定休息一会儿,养精蓄锐。虽然很累,但在休息的时候,我们欣赏着大蜀山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疲劳瞬间少了不少。我们在休息时,也没有闲着,我们讨论着后半程该如何更加顺利的进行,分享着前面活动的体会,我们还提到了,大蜀山的环保措施还是做得很到位的,沿路我们会发现都设有垃圾桶。在后半程的活动中,我们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更强的意识去保护属于我们共同的自然,所以,沿路我们也会积极向一些小朋友们,和大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体会很深,收获很多。当然我们心里明白,保护自然的责任只靠我们几个,只靠这一次实践活动是根本完成不了的,这需要的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是未来每天都要做的事,而且,我们还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自然的行动中。只有人人拥有一份爱护自然的心,我们与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地相处。
时间:2022-06-30 作者:赴合肥返乡实践队 来源:赴合肥返乡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青春喜迎二十大
  • 青春心向党,启航三下乡。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
  • 社会实践报告
  •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采访新闻稿
  • 为了深入了解连云港疫情期间疫情防控的情况,寻找社区中无私奉献的基层抗疫战士,6月17日下午1时30分,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找
  • 社会实践报告
  • 不忘历史,不负韶华
  • 2022年6月11日星期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西席雅苑,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星火团队党史普及实践队”队员吕宗淼线上参加
  • 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