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润初心 廉韵沁青春|文学院22级文化产业管理团支部五龙山实践纪实 【开篇·茶韵入画】
11月13日,文学院22级文化产业管理团支部的青年们走进三明市五龙山生态茶园。晨雾未散的茶垄间,青年们腰间斜挎竹篓,指尖轻撷新芽,在茶农的指导下完成"一芽三叶"的标准采摘。这片被习近平总书记关怀过的热土,正以茶香为媒,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上篇·茶山问道·实践悟廉】
在制茶工坊里,杀青的茶香与机械的轰鸣交织。支部成员们见证鲜叶历经"摇青-炒青-揉捻"的蜕变,更在茶企负责人的讲解中,读懂"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发展密码。当得知茶园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00余户增收时,团支书林小晴在笔记本上写下:"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于扎根泥土的温度。"
【中篇·重走正道·追寻初心】
沿着总书记考察时的"正道"路线,青年们驻足观景台俯瞰茶园梯田。村支书助理林元讲述着元沙村从"穷山沟"到"示范村"的蝶变:2016年建成的生态茶园,2020年落地的茶文化研学基地,2023年开通的"茶香高铁"旅游专列......这些数字背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下篇·茶韵廉魂·理论笃行】
百香诗院的竹椅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茶经》并列案头。在"茶与廉"主题研讨中,成员们碰撞思想火花:"茶需杀青去杂,人需修身正心""茶文化中的'和静之美'与廉政文化的'清简之道'异曲同工"。王雨桐同学的发言引发共鸣:"我们要做文化产业的'采茶人',既要采撷传统智慧,更要坚守廉洁底色。"
【尾声·青衿之志】
暮色浸染茶山时,青年们将亲手炒制的茶叶封装成"廉洁茶礼"。这份特殊的实践成果,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更是对青春使命的承诺。正如支部书记在总结时所说:"当茶韵与廉魂交融,我们不仅读懂了乡村振兴的密码,更找到了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坐标——让文化之花绽放在廉洁的土壤上,让青春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文学院团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