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调研团前往甘肃省兰州市进行调研,通过与兰州市生态环境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到,在兰州,重金属废水处理正迎来技术革新与效益评估的关键时期。传统处理技术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虽具备成熟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局限性,如沉淀物含水率高、树脂再生成本高和能耗高等问题。
新兴处理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包括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膜分离技术、植物修复法和微电解法等。这些技术结合了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具有高效、环保和资源化等优势。例如,生物吸附法利用生物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成本低且吸附能力强;膜分离技术通过半透膜高效分离重金属离子,还可回收重金属。
兰州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有多个应用案例。电镀废水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膜分离技术,实现重金属回收和废水回用;矿山废水处理利用植物修复法和人工湿地技术,有效降低重金属浓度,改善生态环境;工业园废水处理则采用生物化学法与膜集成技术,实现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重金属废水处理带来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有效处理减少了水体和土壤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降低了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提升了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提高了公众、企业和政府对重金属污染及其处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社区参与环保活动。
经济效益同样显著。处理过程中能够回收有价值的金属资源,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了后续环境治理和修复的长期经济成本,避免了因污染导致的罚款和赔偿。投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促进了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废水处理还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政府对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了更多投资。
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家和地方层面均有相关法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对重金属废水排放进行严格规定。兰州市环保部门定期监测企业废水排放,对超标企业进行处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排放。政府推动环境信息公开,提高社会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综上所述,兰州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