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儿女在世界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滨州,这座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历史名城,承载着汉唐时期的辉煌与荣耀,也见证了北镇千年来的变迁与发展。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雅颂遗风葳蕤华光”实践队于2025年2月9日走进滨州市博物馆,探寻汉唐风采,感受北镇蝶变,体会滨州与水文化的深厚渊源。
汉唐风采在滨州:水韵文化的千年传承
滨州,古称“渤海郡”,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汉唐时期,滨州作为黄河入海口的重要城市,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枢纽。黄河的奔流不息,赋予了滨州独特的水韵文化,也孕育了滨州人民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
在滨州市博物馆的“汉唐风采”展厅中,实践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展厅内陈列的汉唐文物,如青铜器、陶俑、石刻等,无不彰显着滨州在汉唐时期的繁荣与昌盛。特别是那些与水相关的文物,如汉代的水车模型、唐代的运河图,更是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滨州与水文化的紧密联系。
汉唐时期,滨州的水利工程发达,黄河的治理与运河的开凿,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商业的繁荣。滨州作为黄河与运河的交汇点,成为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中了解到,滨州的水文化不仅体现在水利工程上,还深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艺术中。例如,滨州的传统节日“龙舟节”便是源于汉唐时期的水神祭祀活动,至今仍是滨州人民重要的文化盛事。
千年北镇蝶变记:从黄河古渡到现代新城
北镇,位于滨州市北部,自古以来便是黄河沿岸的重要渡口。北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里是齐国与燕国的交界处,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逐渐发展成为军事要塞与商贸重镇。随着黄河的改道与运河的开通,北镇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了连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枢纽。
在“千年北镇蝶变记”展厅中,实践队成员们通过一幅幅历史画卷与实物展品,见证了北镇从黄河古渡到现代新城的华丽蜕变。北镇的历史变迁,不仅是一部滨州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史。
古代北镇因水而兴,黄河的滋养使得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黄河的泛滥也曾给北镇带来巨大的灾难。展厅中的一幅清代黄河泛滥图,生动再现了当时北镇人民与洪水抗争的艰辛历程。北镇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掌握了与黄河共处的智慧。他们修建堤坝、疏通河道,不仅保护了家园,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遗产。
进入现代,北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黄河治理工程的推进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北镇从昔日的黄河古渡蜕变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中了解到,北镇如今已成为滨州市的重要工业基地与生态示范区。特别是近年来,北镇依托黄河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绿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水韵滨州: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滨州的水文化,不仅体现在汉唐时期的辉煌与北镇的千年变迁中,更深深融入了现代滨州的发展脉络中。实践队成员们在滨州市博物馆的展厅中,亲身体验了滨州人民与水共生的智慧与创造力。
展厅内,一幅幅现代滨州的水利工程图与生态景观照片,展示了滨州在新时代如何将传统水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水韵城市。例如,滨州的“黄河生态长廊”项目,不仅保护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中深刻感受到,滨州的水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未来的希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参与和努力。滨州的汉唐风采与北镇的千年蝶变,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只有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雅颂遗风葳蕤华光”实践队的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滨州历史文化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他们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汉唐风采与北镇蝶变的故事传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