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锦途实践队第三次线上会议如期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于总结前期鲁锦文化宣讲成果,并规划后续实践安排,以进一步巩固宣传效果,推动鲁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会议开始,实践队队长张亚迪对前期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学校和网络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鲁锦文化宣传活动。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鲁锦文化的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效,鲁锦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在社区宣讲中,队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物展示,让居民们近距离感受鲁锦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学校宣讲中,队员们结合手工体验和学术探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锦的历史与工艺,培养了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线上宣传则通过短视频,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鲁锦文化的传播范围。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高中进行宣讲。傅涵芝 供图
在宣讲过程中,队员们凭借良好的专业知识和饱满的热情,生动地向大众展示了鲁锦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鲁锦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小学,队员们通过手工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手触摸鲁锦,感受其质地和纹理,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队员们结合学术研究和现代设计理念,探讨鲁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关注,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深入思考。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问答和案例分享,同学们对鲁锦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总结成果的同时,实践队也针对宣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部分队员指出,由于时间限制,一些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文化背景未能充分展开,导致部分观众的理解不够深入。此外,线上宣传的互动性仍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在会议上展开了热烈讨论,集思广益,以找出解决措施。
会议的第二阶段,实践队围绕后期的实践安排进行了详细规划。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鲁韵锦途实践队将聚焦于进一步巩固前期宣传成果,并通过创新形式扩大鲁锦文化的传播范围。一方面,实践队计划利用现有的线上平台,结合当下流行的社交媒体趋势,制作并推广一系列鲁锦文化主题的表情包,借助表情制作工具,将鲁锦的传统图案与现代网络用语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趣味性的表情包,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和使用,增强鲁锦文化的传播力和互动性。同时,实践队将与当地文化机构、学校和社区合作,举办鲁锦文化体验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大众亲身感受鲁锦的制作魅力。此外,实践队还将开展鲁锦文创设计活动,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鲁锦文创产品,推动鲁锦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图为实践队用鲁锦图案制作的表情包。张亚迪 供图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鲁韵锦途实践队的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队员们表示,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鲁锦文化的传承工作中,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讯员 刘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