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新

  盛夏时节,骄阳如火。为充分展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风采,为充分展现惠院学子“敦重、明辨、求真、务实”的品质,用实际行动与青春活力来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围绕“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主题,通过调研、访谈、微党课、担任红色讲解员、快闪活动、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选择素有“广东省教育强镇”“文化之乡”的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任务、挖掘红色故事,深刻体悟具有惠州特色的红色文化,并形成具有多种特色的“一百年正青春,不停步向未来——惠州红色文化调研项目”。

  良井镇原称鸡卵水;相传在清代,前锋村附近有一口水井的井水清澈如镜,长流不息,味甜爽口,能治百病,故取名“良井”。良井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惠州、惠东、惠阳(淡水)三角中心点,海陆空交通便利。良井镇总面积72.0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和1个居委会,共222个村(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6191人,外来人口5000人。良井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以“文化之乡”饮誉东江两岸,并于2008年一举摘取“广东省教育强镇”荣誉称号。

  我们乘坐了40分钟的中巴车,到达了围龙村。围龙村是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下辖的社区。届时我们与当地村委干部进行碰面并展开交流,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概况与发展情况,也分别对围龙村书记杨万山、党员老兵李凤平、党员代表杨永光进行访谈。在与杨万山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良井镇围龙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就及近几年发展规划,并就如何将良井镇围龙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经济优势,又展开了进一步交流。立了两次三等功的党员老兵李凤平鼓励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读好书,做好事,弘扬雷锋精神,在思想上要随时准备为党贡献、挺身而出。党员代表杨永光表示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他一直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

  接着,在村委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又走访了村民代表。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围龙村的风土人情。我们也通过采访以党龄50年的杨志廉老人为代表的围龙村村民们,深入了解到村民们对于家乡发展的感受以及对家乡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此外,我们还通过趣味党史知识竞答与快闪视频录制等组织形式,鼓励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坚定爱国爱党信念。

 
  我们还来到了良井乡人民政府旧址——谭公庙。据悉,惠阳抗日民主乡政府在谭仙圣庙成立,也是当时广东省首个乡级苏维埃政权。我们围绕谭公庙的红色革命故事进行宣传视频录制,通过新媒体技术宣传当地红色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党史并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和时代使命之委托,因此我们要递过自身的学习和课外不断的实践检验,将自己骏炼成拥有专业知识、拥有实践能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生,以吾之青吞热血,振兴我华直之未来,用我们微薄的能力,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因此,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也深刻理解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重要一环,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村的文化阵地是一个很大的阵地。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释放“红色基因”优势,以红色文化浸润红色乡村、以红色元素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从而让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共振”。 运用现代思维和技术手段,打造亮点突出的红色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让红色文化走进群众心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实现1+1>2的相互赋能效果,让乡村振兴不仅“火”起来,更要“红”起来。
时间:2022-08-21 作者:林佳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烈烈赤旗映初心,殷殷党史铸国魂
  • “想必今晚的南京城会很拥挤,因为有三十万亡魂正要回家。”回首八十五年前,正值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金陵城破,六朝古都不复往日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2022年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社会实践
  •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反诈第一线!看浙理的科艺爱普(app),教你如何数字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