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当地红色资源,感悟中共奋斗历程

中国青年网6月19日淮北电(通讯员 郜洪生)6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五湖四海成一队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钟楼村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追寻学习,旨在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进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一.初入博物馆,感受厚重历史情
实践队员刚刚踏入博物馆时,馆长便热心把展区的灯光打开,并向实践队员简单介绍博物馆的构造。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区和特展区,每个展区又分为数个单元,每一单元都讲述了不同时期的红色故事。当然,在每一单元的简介上,配有史实、图片、解读、文物等多种史料帮助每一个参观者更加深刻的体会某段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并且,据馆长介绍,该博物馆的特色之处在于保留大量关于本地的红色历史,这也成为众多历史学者了解本土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图为实践队员在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郜洪生 摄)
二.参观博物馆,领悟浓浓革命情
听完馆长的基本介绍后,实践队员开始了参观之旅。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详细阅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展过程。并且,在阅览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当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帝国压迫,军阀乱战,百姓流离,但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承担起了解救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当地建立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以及当地早期共产主义青年做出的巨大贡献。接着,实践队员顺着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图片板块向博物馆里面走去,随之映入眼帘的是记录红军长征的数个图片板块,板块上的图片将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都进行了展示,并且,在细心阅览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发现了博物馆收藏的红军长征时期遗留的文物,不知为什么,每当看到这些文物时,眼前就浮现出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画面。接着,再往里面走,实践队员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展区,该展区详细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做出的不懈努力,从国共两党共同抗日到赢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再到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都是革命前辈用血肉换来的。在实践队员刚准备继续前进的时候被一堆陶瓷罐吸引住了,于此,实践队员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思考陶瓷罐为什么要放到这里,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实践队员请来了馆长进行解答,馆长介绍说:“这不是普通的陶瓷罐,这些陶瓷罐里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地革命烈士的遗物,这些革命烈士的遗物一定要好好保护,通过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才会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年代。听完后,实践队员纷纷鼓掌,表示十分赞同馆长的观点。顺着图片板块继续阅览,实践队员再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展区,该展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历程,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阅读了许多的历史史料,了解了更多的革命人物,更加明晰了解放战争发生的全过程,自此,实践队员更加坚信:在当时国内环境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中国。最后,实践队员走进了博物馆最里面的小展厅,该展厅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从三大改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到改革开放、迎来经济发展的春天再到如今国家繁荣昌盛的场景,这些都是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功绩。在馆长的允许下,实践队员还简单阅览改革开放时期刊发的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获取了更多关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信息,更加明晰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国内外环境。
(图为实践队员简单阅览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郜洪生 摄)
三.走出博物馆,体会中共奋斗情
在参观结束时,实践队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每个人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都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最后,在馆长的送别下,实践队员离开了博物馆。
看到当时革命党人的艰辛奋斗,又看到现在的国泰民安,不禁发出感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如今的繁荣昌盛!”因此,吾辈青年更应努力向上,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担,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花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吾辈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时间:2022-08-05 作者:郜洪生 来源:实地实践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社会实践】“形稳致远”调研团数据分析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