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7月26号下午总结

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张雨潇和张丙玉主讲,意在提升学生对于新冠病毒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掌握预防新冠病毒的方法,以及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
   新冠疫情防控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张丙玉讲解,他通过问题引入,给同学们讲解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临床表现,通过游戏,让同学们了解了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了同学们预防新冠病毒的技巧和方法。
               在第一部分中,张丙玉还通过图片等方式,给同学们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组成,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内部结构,使同学们不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到过分恐惧。
       第二部分,由张雨潇讲解,首先通过漫画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然后借助这些问题,让同学们生动地感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之大,传播能力之强,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苦付出。
     最后,老师们通过播放我国伟大抗疫视频,给同学们展示了为打赢这场“抗疫”大战,各行各业的“战士”们都扛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此呼吁同学们,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身份,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知行合一。
    普通话教学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志愿者张丙玉从基础开始循循善诱,从声母、韵母、声调、音节、语调等方面向孩子们教授普通话学习基础知识,让孩子们在启蒙阶段就能接触到最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突出了普通话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性。随后。第二部分,张丙玉采用PPT跟读的形式引导同学们正确发音,辨别易混音节,幽默风趣的内容让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运用普通话,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志愿者们通过引导孩子们运用普通话进行互相间的交流,并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比拼,评选出读音最标准的小朋友进行奖励,同学们踊跃参加,效果良好。
在本次培训的最后,从同学们灿烂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普通话的热情非常浓烈并且非常想要学好普通话。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大家一致认为推广普通话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坚持开产推普工作,引导和带领山区的孩子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普通话,
 
 
 
 
时间:2022-07-26 作者:孟超凡 来源:孟超凡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开展授课
  • 7.26新闻Red youth实践团进行前期筹备及线上分析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