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国情调查:走进家家户户,体察双减落实。
为深入了解双减政策落实情况,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绍兴市上虞区对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走访,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在“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为家校主体之一的家长对“双减”的反响以及对“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反馈。
双减落地,政策普及
实践队员在与家长的访谈过程中首先得到的信息是崧厦镇中心学校已经向家长普及了“双减”政策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在访谈过程中,当实践队员询问家长是否明白“双减”及其实际内涵时,有家长在手机上翻出学校向各位家长发的“双减”政策文件并对其内容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聆听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后,实践队员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关注点主要在于禁止校外补课和学校内老师作业布置量减少。
补习不再,家教为先
对于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的校外营利补习机构和网课不复存在的现象,实践队员在访谈过程中询问家长是否有减轻或者增加了对孩子现在成绩或者是未来的焦虑心情。实践队员感受到大多数家长还是存在焦虑,家长们表示成绩排名的不公开让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具体水平,家长的语言和态度都显示出他们的不安依然十分明显。但也有少部分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非常努力,即使自己不监督,不参加补习班也非常放心,只要分数足够高成绩的排名并不重要。
实践队员还询查了家长关于孩子的作业完成时间和家长对于“双减”出台后孩子的压力是否减轻的看法。大部分家长回复随着作业的减少和课后服务的出现,孩子作业完成时间大大减少,有些孩子能够在学校就完成作业,因此认为孩子并没有很大压力。
减少作业,增加陪伴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内课后作业减少,难度降低;校外营利培训机构不再被允许注册,各大网课平台纷纷关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变轻松。在访谈过程中,在对家长关于“是否会因为孩子有更多空余时间而给孩子报更多兴趣班”和“是否会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充分认识后,实践队员发现在“双减”落地后确实有部分家长为让孩子掌握更多技能,另辟蹊径,为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如书法、绘画等技能类兴趣班。实践队员从访谈中得知大多数家长确实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会和孩子一起进行如羽毛球、散步等的活动,也会和孩子一起去公园或者去图书馆看书。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也了解到其他政策在“双减”施行过程中对其的影响,如“二胎”“三孩”等生育政策的开放,虽然在“双减”政策下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家长由于对第二个孩子甚至第三个孩子的照顾的需要或者经济压力的原因,并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双减”政策中同时提出的课后服务也让孩子把更多时间留在学校,家长和孩子并不能有更多时间相处。
埋头案前,授课堂上
在“双减”政策明确规定教师不得让学生或者家长批改作业,学校必须提供课后服务后,实践队员也对于相关问题向家长进行调查,探索“双减”政策在各个学校是否落实到位。在询问家长后,实践队员了解到自从“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崧厦镇中心学校老师没有让学生或家长批改作业,做到了落实政策。
实践队员还调查到课后服务的类型主要以晚自习为主,即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老师轮班陪伴学生,学生遇到不会的难题可以主动向老师请教。实行课后服务后,学生的放学时间和老师的下班时间向后延迟了2个小时,学生的晚饭也由学校统一安排。家长表示能够避开晚高峰为接送孩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孩子的晚饭在校内解决也让家长轻松了一些。实践队员访问家长老师在“双减”落实后是否有向家长表示老师压力很大,通过家长的回答实践队员认识到虽然老师并没有主动直接表示压力大,但是下班时间推迟、工作量加大等现象也让家长明白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
访谈的最后,实践队员了解了家长们在“双减”政策出台情况下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教师行业。实践队员得出的结果是即使在清楚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从事教师行业。
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实践队员得知本地区内“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良好,学校认真实行政策,家长积极配合。今年是“双减”政策出台的第一年,虽然落实的形式并没有达到家校双方都受益的效果,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逐渐完善的政策都会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时间:2022-07-24 作者:sugar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