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烈士,铭记历史

         2022年7月20日上午,我们实践小队顶着夏日的烈日坐上去往家发镇的公交车,窗外是明媚的阳光,心中怀揣着期待和向往。不久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扑面而来的庄严与肃穆让人立刻严肃起来。从大门进入李家发烈士纪念馆,迎面就看见了李家发烈士的半身塑像,走近可以看到他严肃而坚毅的面容,我的内心油然升起敬畏之意。塑像底部是关于他的简介。
        李家发于1934年出生于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年轻充满朝气的他在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入志愿军的他刻苦练习,分秒必争,即便年纪不大,却用着非同一般的毅力坚持训练。在1953年7月的轿岩山战斗中,他忍着浑身7处伤痛,以惊人的毅力扑向敌人的机枪射孔,用自己并不宽阔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拼尽全力为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这样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战火纷飞的战场,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面对敌人的枪炮,他的勇敢和坚决让人敬仰和动容。他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的小镇也以他为荣,改名为家发镇来纪念这位年轻的英雄。
         我从小生长于南陵县,也曾在爷爷奶奶口中听说他的英勇事迹,小时候便觉得这位少年英雄勇敢坚毅,长大后更觉得他是铁骨铮铮的战士。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有无数的如李家发烈士一般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敌人的枪炮和侵略的脚步,他们挥洒的热血是永不言败的誓言,他们坚毅的眼神是对所战必胜的信念,他们前行的脚步是凶恶敌军最有力的阻碍。正是因为有他们,战争获得了最终胜利,正是因为有他们敌人被成功赶到三八线之外,正是因为有他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民众受到了保护,他们是勇敢强大的友军,他们更是祖国民众最坚强的后盾,他们为祖国挣来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想着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由感叹,哪有什么岁月安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边防线时刻守卫的士兵们,坚定守卫着祖国的万家灯火,风雨无阻;医院中奋战在岗位的医护人员,保卫着每一位病人的生命健康,分秒必争;国际会议上精锐的发言人,坚定守卫我们国家的利益,寸步不让……这样的情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在我们看得见亦或是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的幸福生活被稳稳地守护。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更深刻地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好好守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是最好的时代,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我明白努力充盈自己,担起肩上的责任,让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让自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才能挣得更美好的明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时间:2022-07-21 作者:杨妍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感悟青年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计量好青年”社会实践小队来到杭州青年运动史馆,在2022年6月30至7月10日开展了以感悟青年力量,赓续红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筑”梦双碳,你我同行
  • “筑”梦双碳,你我同行
  • 本月20日,为响应“双碳”与智慧城市建设号召,山东大学双碳节能筑益团前往中建设计院进行装配式建筑调研,并采访研究员沈教授。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百年团史青年说 -----探寻团史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