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纪念渡江战役,致敬革命英雄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5日电(通讯员 赵怡婷)7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合肥,六安,宣城,安庆,阜阳国情观察实践队在安徽省合肥市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追寻学习,旨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
在出发之前,我们便已经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了有关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资料: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合肥滨湖新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场地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其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展示区、贵宾接待区、多功能影视厅办公区、屋顶花园、地下设备辅助区等五大区域。
一大早,我们便乘坐交通工具赶往渡江战役纪念馆。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纪念馆前方的“五前委”雕塑以及纪念馆自身的奇特造型。“五前委”雕塑为全铜铸制,根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五位总前委在安徽蔡洼拍摄的一张照片为原型创作,从左到右依次为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一进入渡江战役纪念馆,只见一幅巨大的浮雕和入党誓词出现在我的眼前。浮雕上刻着各种姿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在奋力渡江。他们的动作、神态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这就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胜利之师》浮雕,群雕长50米,平均高度8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群雕组像。上面刻有占领总统府、渡江战役、毛主席诗词等,蔚为壮观。
接下来纪念馆便按照战役进行的时间顺序分为了六个展厅,分别是:第一展厅“战前形势”、第二展厅“战役准备”、第三展厅“突破江防”、第四展厅“战役胜利”、第五展厅“人民支前”、第六展厅“英烈业绩”。这些展厅以实物、图片、文字和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画面。
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大量展品翔实地重现渡江战役的史实。参观了六大主题馆内的内容,通过大量实物、翔实的图片和文物资料,我被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回忆起“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场面,体会着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壮志豪情,对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更是无比崇敬。

通过这次的实践参观,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地见证到了渡江战役的全过程,领略了英雄的赫赫战功。今天的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要归功于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奠定的基础,为中国新生代开启了一个完美的开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人生航程,做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赵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