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助力乡村振兴,做强文旅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13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E行朐邑实践团成员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题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淹子岭村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文旅建设。
图为E行朐邑实践团成员在淹子岭村前合影。
首先,在住所的我们乘坐大巴车经过五彩大道,花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淹子岭村。淹子岭村位于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素有“山东小西藏”之称,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在张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并通过与村干部韩真交流,了解了淹子岭村的文旅融合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村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道,淹子岭村依托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村内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房车露营项目——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并提供房车、帐篷、木屋、“太空堡”及以原始石头村落为载体的民宿服务,配套了观光区、游步道等旅游设施,成立了潍坊华风书画院嵩山分院,建设写生基地,并预计在今年8月份低举办山东省乡村旅游节,村干部称此次旅游节将带动淹子岭村经济发展。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土地中自然生长的艾草味道格外醇厚,村干部摘下土地中的艾草供团队成员进行味觉欣赏。
图为村干部向团队成员展示艾草。
团队成员纷纷称赞当地资源的优越性,响应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号召,同时兼顾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更加充实了现代化农业的概念。
其次,在临朐县我们同时走访了景区,景区以“众创、共享”为发展理念,积极实践“共享乡村”的发展新模式,在不改变其所有权的基础上让出经营权,充分尊重农村的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引导村民盘活闲置资源,把乡村与文化、旅游、民宿、度假等产业融合。一巡走访过后,我感叹现代农业的发展如此之快,并在心里种下了“农旅结合、生态旅游”这样一新型的概念。
图为村干部正在向大家介绍景区。
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之自身的资源条件为临朐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对于当地文化、艺术氛围的挖掘,让这个昔日淹子岭村摇身一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河—村”乡村空间布局。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淹子岭村充分挖掘天然禀赋和自然优势,利用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依托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建设富有山河文化特色的艺术小镇,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沉淀、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在这几天的实践调研中,团队成员也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农村只有结合当地文化充分发挥会当地特色发展农旅结合的第三产业,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大环境,从而为农村迈向现代化和生态化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