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大学子三下乡:聆听红色地名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宿州7月5日电(通讯员 陈洁)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党史学习,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道德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马鞍山、宿州、六安、蚌埠、温州”暑期实践队于7月5日来到安徽省宿州市烈士陵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革命故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

  中国一直是一个钟爱红色的国度。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来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旗,红歌,红军,都充满着一种热烈的生命力,不屈的斗争力与暖暖的情意。而作为承载着红色足迹的景点,亦满含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革命战士不畏强权的斗争力和革命人士对祖国炽热的爱国情。实践队员们前往安徽省各地的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今日,实践队员们到宿州烈士陵园去瞻仰先烈们的风采,学习先烈们的精神。宿州烈士陵园座落在安徽省宿州市东北角,属于雪枫公园的一部分。迈入雪枫公园的大门,前方正对着彭雪枫将军的汉白玉塑像。以彭雪枫汉白玉塑像、革命烈士纪念碑、彭雪枫纪念馆为主体的纪念建筑物成南北向依次座落在陵园的中心轴线上。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先烈事迹 通讯员 郭雪纯 摄

  千里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开始了红色基地之旅。据讲解员介绍,宿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是为缅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功勋卓著的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以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市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彭雪枫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中厅为雪枫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各种文物资料,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彭雪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东厅为淮海战役纪念厅、西厅为宿州市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展厅。多年来,宿州市烈士陵园在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全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传统、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实践队员满怀着敬意向彭雪枫等烈士鞠躬致敬,了解先烈的事迹,学习先烈的贡献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裹⼫还。

  宿州原名宿县,为皖北重镇,津浦铁路的要塞。北临徐州,南傍淮河是原国民党军队的补给基地,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据讲解员介绍,当年宿县战斗惨烈,是冒着枪林弹雨,前扑后继,用门板搭桥冲过护城河,才攻进城的。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着这样一块破旧的门板。当年中野的战士正是用这样几块破旧的门板,架起了通往护城河的桥梁,继而混血欲战,一举攻克了宿县。出了纪念堂,旁边便是烈士墓园。墓园的门锁着,烈士们安睡在那里,平时很少有人打搅。如有人要进去祭拜,工作人员会提前打开大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进入墓园祭拜先烈。墓园环境幽静,墓碑排列整齐。黄土掩英骨,人民祭英魂。慰烈工程碑记裁,这里葬有名、无名烈士600余名。碑后刻有烈士的姓名。在墓园门外不远处有块石碑,上书毛主席的教导:“这个军队具有勇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图为幽静的烈士陵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妍然 摄

  丹青绘锦绣,长吟盛世歌。

  离开墓园,在陵园四处转转。小桥流水,荷塘曲桥,树木林立,松柏常青,凉亭游人,美!在林间的小道与空地上,实践队员们偶遇了晨间打太极的爷爷奶奶们和跟着家长一起运动的小朋友们。七月的风,吹暖了整个季节。满眼的绿意盎然,缀满了夏天的模样。计生蝉鸣,传于耳畔,眼眸间。远处儿童在嬉戏,大人在休憩。不远处,先烈们安眠在幽静的墓园中。先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图为实践队员偶遇正在运动的小朋友们 通讯员 陈洁 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切的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力量。瞻仰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实践队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从实际出来,面对困难,奋勇直前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气魄以及无限忠诚,同时还要学习勇往直前和临危不惧的革命气概以及忠诚担当。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要积极继承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时间:2022-07-05 作者:陈洁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荐
  • 安徽工大学子三下乡:聆听红色地名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的近日时光
  • 传承比干精神,品味厚重文化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探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团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赴六安市舒城县九久夕阳红敬老院“夕阳e路”本科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