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红”动淮北
安徽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红”动淮北
青山苍苍埋忠骨,白云悠悠抚英雄。7月1日,我跟随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蚌埠、淮北、马鞍山、阜阳、铜陵党史和国情观察实践队来到了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在这里,我切实感受到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
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濉溪县双堆集的南面,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烈士陵园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碑高22.5米。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其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20余幅,并有电动沙盘模型1台。这些展品从双堆集歼灭战作战方案的实施过程到战役的各阶段历史地、形象地反映了战役的全貌。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通往纪念碑。南部的尖谷堆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走近烈士陵园的大门,苍松翠柏掩映,一派肃穆的景象。几棵高大的松树立在大道的两侧,它们巍然挺立,像一位位士兵一丝不苟地守卫着陵园。进入园内之后,我们不由得神色端庄,脸庞中饱含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每到一个墓碑前都会主角弯下腰来深深地鞠上一躬。进入到双堆集歼灭纪念馆后。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又两百多件历史文物,以及作战地图等。期间,我们还遇见过一些老人,他们在讲述到革命故事的时候,都眼含泪水,激情澎湃。
这次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之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要一直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和平时光,是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天地英雄气,干秋尚凛然。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在青松翠柏掩映下,格外庄严肃穆。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的英名流芳百世,烈士的事迹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通讯员 张倩茹)
时间:2022-07-01 作者:张倩茹 来源:张倩茹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