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烦恼凸显多重问题

 

“并不是每一次实习都能如愿‘赚经验’,有的单位只是让实习生‘打杂’,充当‘廉价劳动力’。”日前,华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蔡燕株向记者讲述了她实习的烦恼。
  大学生的实习烦恼并不是小事,它既关乎大学生实习的真实性和能否积累实践经验,又关乎大学生就业后能否及时进入角色和适应工作,进而言之,还事关社会人才培养。毫无疑问,当大学生实习时“打杂”,那么当他(她)毕业后进入企业,就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必须重新经历一过“实习过程”,这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延缓了企业人才的成长,影响企业培养人才及企业发展,宏观且深层次而言,不利于培养“工匠”,不利于创新创业。
  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暴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短视,也许接受实习生的企业不会需要也无法同时接纳全部实习大学生,因而存在“替他人作嫁衣”的现象,于是并不热情为大学生提供对口的实习岗位,甚至认为大学生是难得的廉价劳动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心中窃喜,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从大学生吐槽来看,这样的企业并不是个别。
  二是高校责任心欠缺。大学生实习是教学的延伸,高校要对大学生负责,一方面要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确保大学生按岗位对口实习,这既是保障大学生权益的必然,也是保障高校生产的大学生成为“优等品”的需要,且事关高校的声誉,高校不能含糊,可是对此,不少高校三缄其口,有的视而不见,真是咄咄怪事;另一方面,要监督企业是否严格按合作协议保证大学生对口实习,防止企业损害大学生的权益,然而,鲜有高校站出来为大学生撑腰,以至于大大学生吐槽,值得高校深思。
  三是保障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缺失。企业之所以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固然有企业招工难的因素,于是趁机奴驭一把,没有什么法律风险,况且在接受实习生方面,企业处于强势地位,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有求于企业,有的高校也只好假装不知道,而大学生只能忍气吞声。这正是由于法律法规缺失,高校和大学生的实习没有刚性的法律保护,只能任企业调配。反过来,如果法律法规对企业接受实习生作出刚性要求,企业必须尽这份责任,高校和大学生的底气就足了,企业也就没有这么大胆了。
  因此说,大学生实习的烦恼暴露多重社会问题,但这又不是高校和大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源头立法约束企业,高校的腰杆才能硬起来,大学生实习的权益也才能真正有保障。

时间:2017-06-07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校园生活推荐
  • 女大学生心中的“理想男友”身高
  • 不少大学生,在大学里都会选择谈恋爱,但是大家对另一半,也会有自己的要求,最常见的就是关于身高方面的要求了。
  • 大学校园生活 02-14
  • 女大学生校园成功求婚学弟
  • 恋爱是大部分上了大学的学生,很向往的一件事。毕竟大学不同于初中,是允许学生恋爱的。
  • 大学校园生活 01-20
  • 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排行榜
  • 那大学生又是如何想的呢?在大学校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月初的时候钱包鼓鼓,喜欢啥买啥
  • 大学校园生活 01-12
  • 为什么女大学生怀孕现象越来越多
  • 准高一新生军训注意事项
  • 洗漱用品 脸盆:最好用不锈钢的,容量要大一点。 毛巾:最好备四条。 牙刷和牙膏:牙膏建议带家庭装的那种 其它的还有洗发水和护
  • 大学校园生活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