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排行榜
那大学生又是如何想的呢?在大学校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月初的时候钱包鼓鼓,喜欢啥买啥,到了下半个月,不知道节省的学生,就开始省吃俭用,或许请求家长的“接济”。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表示苦恼,到底应该大学生多少生活费呢?
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排行榜,贫富差距有点大
这是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生活费统计表,差距十分明显,家长可以以此为标准,看看自家学生所需学生是高于这个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榜单中明确显示,超过三成地区的大学生生活费超过1600元,基本花费都是吃饭、生活和社交娱乐等方面,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2000元,这些地区有些大学生称,每月2000元比较“吃紧”,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适当多给一点生活费。
在笔者看来,现在1200的生活费算是“低保”。家长可以算一下,分摊到每天也就40元,即便是一天三餐都在食堂吃,一个月吃饭就要花去600左右,再买点生活用品,零食和水果,1200元应该算正常花销,既不用特别节约,也用担心大手大脚花钱。当然这个不可能适合每位大学生,仅供家长参考。
家长给大学生生活费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家长给生活费要量力而行,别乱给,不能支持学生的攀比心理。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学,有些同学家里条件优渥,生活费非常充足,叫许多人望尘莫及,学生没有必要羡慕,也不要跟这样的学生攀比。
而家长给生活费要以考虑家庭情况,保证学生够花即可,没有必要想着让学生少吃苦就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借钱也要给学生更多生活费,完全没有必要,大学是学习的场所,生活上简朴一点未必不是好事。
家长还要考虑学生所读的大学位于哪个地区,如果经济水平高,或省会城市,家长可以适当多给一点生活费,当然也跟专业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特长专业的学生,平常或许要参加比赛,采风,买专业用品等,日常花销会比普通学生多一些。
总之家长在给学生生活费钱,要多了解大学生生活,并且与学生好好商量,看看学生心理预期的生活费是多少,然后折中考虑,避免因生活费引起矛盾。
大学生生活费不够花了该怎么办?
不管家长给多少生活费,大学生都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不要胡乱开销,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自然也就不会胡乱花钱。
即便是大学生生活费不够花了,也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赚取生活费。首先大学生要避免超前消费,远离校园贷,以免酿成悲剧。
如果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导致生活费不够用,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比如助学贷款,困难不足,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等,在不耽误正常的学习的基础上,很多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需要学生自己到大学生事务中心咨询和报名。
合理选择兼职。大学生除了靠家长给予的生活费,还可以通过兼职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零花钱,同时还能锻炼自身综合能力,可以说是个不错的方式。但大学生选择兼职时,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通过正规的渠道找兼职,最好是在寒暑假到公司里去实力,对提升能力很有帮助。
适当的存储。学生可以在领到生活费后,可以按照不同支出种类进行划分,有计划地支出和存储,养成记账的好习惯,争取每个月能够结余,等到某个月生活费不够了,就不必管家长额外索要生活费。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对学习和日后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生刚步入校园,很多事情都会感到不适应,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引导,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针对生活费,家长可以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再跟学生商量,争取达成意见统一。而大学生也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不要乱花钱。
时间:2022-01-12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