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花椒、斗鱼、熊猫,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含义,而是它们共同的作用:网络直播APP。
在网络直播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为什么可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呢?
by 俏也不争(电子科技大学)
刚跪了腾讯产品的面试。面试官问我最近有什么新闻啊,我开心地说大家都在布局移动直播呀,阿里投了外卖,滴滴投了司机,微信出了企业微信。
然后突然话题跑向了我完全不了解的地方——“你觉得斗鱼和熊猫有什么区别?”……WTF!
有一条演进路线是没有错的。我们的信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VR—……我们一直在用更真实更全面的方式获取信息。
从电话到视频,到现在火热的VR。总有一天,我们远程的交流,都可以身临其境,你所有的感官都会有真实的感受。
随着流量越来越多,wifi覆盖越来越广,网速越来越快,从在外面刷微博刷朋友圈都演变成刷视频。找到一张图。
来自公众号[云投汇],但他们貌似也是转载的[方正传媒]没查到出处。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时间线的发展顺序是从左下角到右下角:低维到高维,从弱社交到强社交。
网络直播归根结底,就是到时候了。我们的技术可以满足网络直播甚至移动直播的条件了,所以出现了。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个需求真的是各种各样的。分成广泛的和垂直的好了。
垂直就是小众的。本来这个需求可能很小众,你周围人都毫无兴趣,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同样需求的人能够聚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小的群体。像亚文化圈做的很好的比如哔哩哔哩。
之后,把这些视频变成了直播,拉近了和观看者的距离,实时,有现场感,更加新鲜,每天都不一样。之后还提升了社交属性,你可以和主播互动,可以和一群人刷弹幕。有人群的归属感。
就内容上看:
——大众一点的需求,比如看大胸妹子。还可以进行互动,你说好不好。
——之前的录播搬直播。技术可行了,平台搭好了,比如游戏直播。还可以和主播互动,发弹幕他都看得见哈哈哈彩笔。你说好不好。
——猎奇/日常,满足窥探欲。看大家的日常生活,吃饭逛街;直播睡三天觉。直播土豪在游戏上砸二十万。看看大家是不是跟我过的差不多啊。
——各类小众内容:直播教英语、直播写代码、直播围棋讲解、直播钓三个小时鱼一动不动。
——当做电视台:24小时循环放NBA,放歌,放琅琊榜,放相声,放京剧,放电影…不用费劲在各个视频找资源,不用挑来挑去,要看就开这个平台就好了。
——当这个镜头不局限于一台电脑。你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真正的新闻,各个比赛的实况。总有一天,可以看北极和南极,看朝鲜和伊拉克。是实时的。
直播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未来小众的和猎奇的一定会越来越多。各种当年的老游戏也有很多人打,把人感动的。
虽然你现在看不上很多专为吸人眼球的内容,不过肯定会有你喜欢的节目。未来网络课堂之类肯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直播。
哦,对了还有,成为主播,展示自己。未来直播门槛越来越低,移动直播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定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总之你也可以成为记录者,实时地将周围发生的新闻直播出去。或者成为发出声音的人。
比如这是“视频Twitter”APP,Periscope,实况流媒体,移动直播。看大家长得也不是很好看的样子…我刚看了一个黑人girl五分钟,意识到原来她在传教啊…
再回到问题说为什么火。
第一个肯定是满足了内容上的需要。人群的归属感。这些哔哩哔哩也可以做到。
第二个就是直播本身的形式。
直播是不能暂停的,时长还可能很长。所以你可以即来即走,时间是非常碎片化的,不会漏了十分钟而少了很多。
就像很多人会一边看手机一边要开着电视一样。你可以一边抄实验报告一边瞥一下直播。
by 嘎啾妹儿(西南交通大学)
答主想请问亲爱的伙伴们,前天——也就是4月26日的晚上九点到十二点,你在做什么呢?
你是否听说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直播?你是否知道多个平台正在同时直播这个场面?或者,你是否苦苦等待了三个小时,最终愤怒关闭直播?
如果你没有听说,那你一定好奇答主究竟在说些什么!昨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坐在我身后的室友转发了一个直播网址给我,于是点开以后,答主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就这样,我们宿舍都沸腾了(好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