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大学生活即将开启。近日,笔者走访市区几家商场和电子卖场发现,准大学生们都已着手准备开学新装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新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都是选购热点。
在一些电子商品卖场,商家纷纷推出“暑期特卖”“学生套装”等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以吸引准大学生的目光。今年高考,小李考入南京一所大学,24日就要到学校报到,最近几天她都在跟妈妈一起准备开学用品。“手机、电脑都已经选好了,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苹果品牌,这两样买下来可不便宜,再加上一些生活用品,大概需要2万多元吧。”小李妈妈说。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父母担心她不能照顾好自己,连牙膏、牙刷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已经为她准备好了。
不仅电子产品销售火爆,入学用的学习用品、背包等产品也备受欢迎。连日来,前往商场购买背包、拉杆箱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据箱包店店员介绍,最近几天,学生消费明显增加,大部分都是即将到外地读书的大学生,他们不仅看重包的实用性,还要样式好看,店里最多的一天卖出了20多个拉杆箱。
有的家长“不差钱”,但有的家长却有不同的看法。王女士的儿子今年考入四川一所大学,这个暑假他并没有太多时间跟同学聚会、玩乐,而是到沈阳当起了家教,他跟父母约定好要用自己赚的钱来置办开学用品。“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作为家长,肯定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我觉得提前让他锻炼一下也挺好,既能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又能丰富他的阅历。”王女士说。
开学季产品的火爆消费,其实反映出的都是家长沉甸甸的爱,但是动辄数千上万元的消费方式,也折射出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观。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张老师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大学生活,准大学生和家长们应该调整心态,大学生活仍然以学习为主,一些奢华的装备并无过多帮助,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家庭消费能力。同时,准大学生们不要只注重‘面子’,更要用实际行动丰富‘里子’,提升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