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大学生恋爱行为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收到来自230余所高校大学生填写的1302份问卷,以及来自各地高校学生家长的115份问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受访者中,可以接受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甜言蜜语、牵手、拥抱、浅吻、热吻、抚摸等行为的,分别占79.57%、96.39%、80.03%、63.29%、8.83%和15.05%,而这些行为在家长中的被接受度分别为47.83%、98.26%、38.26%、20.00%、2.61%和9.57%。(据2016年0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恋爱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许多人都认为:在大学里不谈恋爱,那么大学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都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恋爱的洪流中去。在恋爱中,一些同学也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和“知廉耻、懂荣辱”传统文化的约束,表现的越发投入与大胆。甚至在路边、景点、公交车上都会有大学生“秀恩爱”。但是恩爱要看场合,甜蜜应当理智,让他人不反感。特别在公共场合“秀恩爱”,是一种对自我的放纵,也是一种对公共道德的“挑战”。在公众场所的一些拥抱、接吻等隐私行为,不能妨碍他人的观瞻自由,应尽量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作为成年人和国家未来“顶梁柱”的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更加应当有所控制,这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尊重。
恋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恋爱的地点不对,恋爱的方式过于公开化、亲昵化,都有可能让恋爱在别人眼中变味甚至是变质。所以“秀恩爱”要注意场合,保持理性,把握好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