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眼下,随着物价上涨,大学生的生活费也在不断上涨,但生活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因人而异。那大学生每月多少生活费才够花呢?记者近日对我市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
节俭型:800—1000元
省吃俭用还能旅游
据了解,多数大学生用于伙食、日用品的开销占月均消费半数以上。作为理工科的男生,在宜春学院上大二的刘力,宅在寝室打游戏是常有的事,一日三餐基本上是叫外卖或者在食堂解决,只有偶尔的朋友聚餐才会“下馆子”,所以伙食费并不算高。“我每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很少出去逛街买东西,所以即使每月不结余也不会超出预算。”刘力说,“我只要买生活必需品就够了,衣服一个季度买两件够了,这些都花不了多少钱。”刘力告诉记者。
学土木工程的曹晓伟与刘力的情况差不多,刚上大一的他很节省,“平时在食堂吃,一个月吃饭加起来不到500元,零零总总一个月800元左右就够了。”曹晓伟说,“我是比较喜欢合理安排自己花销的人,衣食住行每个方面我都会做出非常详细科学的计划。正是因为这样,我每月都有结余。”对于他来说,节俭安排生活十分有趣。“通过这样合理规划,我半年就赞了一小笔钱,准备五一放假出去旅游。”曹晓伟表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不向父母开口就能够出门去放松心情。
独立型:1000—2000元
父母和自己共同承但
由于是艺术生,大三平面设计专业的刘滕从大二开始就兼职教小朋友画画,兼职一年多时间,父母的生活费在减少,自己的工资却不断上涨。“以前生活费就是固定的1000元,总觉得有些不够花,同学介绍我去教画画之后,生活费宽裕了很多,开始只有不到1000元的工资,现在快涨到2000了。”刘滕表示,现在基本上可以不用向家里拿钱,自己的工资就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仅日常生活开支绰绰有余,还能经常逛街购物,刘滕过得很是惬意。
如刘滕一样,大三的彭磊从上大学开始,便经常辗转于各类兼职之间,他认为靠自己赚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直觉得父母很辛苦,以前高中时学业为重,没时间做兼职,现在上大学了,自己不愿意向家里要钱,就想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彭磊说,“周一到周五中午,我都在学校食堂做兼职,而且这样还能省一顿饭。周末就去超市或者各类卖场做导购员之类的,这样也能赚不少。”正是因为这样,彭磊几乎不向家里要生活费,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是靠自己承担。“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应该要为家里减轻些负担。”他说,“而且我父母也并不反对,他们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业,这也是一种锻炼。”
土豪型:2000元往上不封顶
刚上大二的姚薇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生活费从来不固定,每月至少都有2000元。“我每个月用了多少钱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平时大手大脚惯了,不够就向家里要。”姚薇说。姚薇出生于苏绣世家,是独生女,在外上学的她,父母经常放心不下,总觉得出门在外,手头多带些钱才更安心。“我父母不会限制我的生活费,我娱乐活动非常多,平时经常和朋友去唱歌、逛街、聚餐,这些花费也蛮大的。”姚薇还说,自己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会买,所以比较没有节制。同时,旅游的费用也占了她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学里,很多女生的花销都要比男生大。“我认为上了大学后,女生就应该学会打扮自己,衣服、首饰、化妆品之类的都不能少。”大二的邹晓雪也有自己的一套消费观,擅长打扮的她,对这些女生用品有着非常执着的喜爱,每逢逛街一定会买一些,即使不是必需品,也要买回去当备用,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对我来说,一两千块的生活费肯定是不够的。”邹晓雪表示,即使自己对逛街次数控制在一个星期一次,但到月底还是发现生活费不够用。
家长:大学生消费应学会节制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过得比我们以前好太多了,但是他们也应该学会理性消费,不能太奢侈或互相攀比。”家长袁金林对记者说,他儿子在南昌读大一,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元。对于大学生该怎么花,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只要照顾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其他的开销应尽量节俭。
女儿在宜春学院读大二的易芳觉得,大学生除去正常花销外,还可以多买些书充实自己。“我每个月会把她的生活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伙食费及日常开销,另一部分是买书、娱乐等开销。”易芳还觉得女生可以花些钱打扮自己,不过应以大方得体为宜,并且不能过于奢侈。对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或创业,袁金林和易芳均表示是值得认可和鼓励的,既能赚取生活费,还能得到锻炼。
老师:生活费合理使用最关键
对于大学生每月用多少生活费较合理,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文学专业的廖老师认为,就现在的消费水平来看,学生月花销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比较合理。“与其让学生计较生活费的高低,倒不如通过大学时期对生活费的使用,培养正确的理财和消费观。”廖老师觉得,每个孩子的生活费数目与各自的家庭条件有关,不应该单纯看数字高低,只要是合理支出就可以。她建议,学生可以通过生活费的使用情况,培养良好的消费理念。生活费低一些,可提前规划好费用的支出和比例,生活费高一些,则可以把一些多余的钱用到关键的点上,不管是学业的提升、视野的开拓、社会实践,还是人际交往,只要是有益的,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都算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