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找工作的大学生和市民把精心打印好的简历送到用人单位,一些用人单位虽然收取了求职简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单位就一定要雇佣该求职者。很多情况下,相当一部分简历会被随手丢弃。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招聘会时,很多应聘者会把简历做得很详细,不仅有文字,还有照片,不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简历,往往被一丢了之,或是捆在一起当废品卖掉。这些随意丢弃的求职简历,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收集、利用。除此之外,不少商家为了获得更多客户,往往会请客户留下电话、姓名、生日等,以此换取产品打折、礼品赠送等优惠。
对于泄露、出卖他人信息者有什么处罚呢?市金研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郭卫群说,出售他人信息将受法律制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提出,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对于泄露、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经营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刑法》还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外泄信息作出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