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聪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当时为临河市),2000年考上大学,2004年毕业到呼和浩特市工作,之后结婚、定居。她对自己的十一长假,总结为探亲—出行—探亲。
2000年,李思聪19岁,考上了天津大学,那一年是第一个十一长假,对于她来说更是记忆犹新,第一次独自乘坐18个小时火车回家探亲。因为是7天长假,很多人出行,或探亲,或旅行,李思聪只买到了一张硬座车票。晚上,上了天津到乌海西的列车,车厢的过道都站满了人,聊天声、呼噜声、孩子的哭闹声,方便面、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伴随着害怕、焦躁,李思聪紧紧地抱着自己的书包,彻夜未眠,直到第二天下午,车厢喇叭响起“临河车站马上就要到了,下车的旅客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她背起书包健步如飞地下车,踏上熟悉的站台。
之后,便是走亲戚、约同学,忙得不亦乐乎,6天后,假期结束,李思聪不舍地返程。这样的经历,一直延续到2004年大学毕业。“之前,守在父母身边,对于放假几天没有概念,只要不用上学就傻呵呵地开心。上了大学因为想家,天天看着日历盼望长假到来,能回到熟悉的城市,看看家人。幸运的是,我上大学第一年就赶上国家放假改革,五一、十一都变成了7天假,除了暑假寒假,还多了两次回家机会。”说到那段辛苦却盼望回家经历,李思聪很幸福。
2004年,大学毕业的李思聪来到距离家乡不远的呼和浩特市,进入一家国企,成为人们眼中的白领。2006年,她结婚了,对于长假更加期盼,因为可以邀约家人一起去旅行。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五一长假改成短假,一家人的旅行只能安排在十一长假。到2010年,连续3年,因为购票困难,李思聪一家都自驾出行,但是避免不了的是景区拥挤,不能像以前一样玩得尽兴。
“后来,老人们就不想出去玩了,说太遭罪,不如到周边风景较好的地方散散心。”李思聪说,从2011年开始,每个十一长假,她便和老公开车回到家乡,一家人到农村的亲戚家,吃农村炖肉、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