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佳彬,男,汉族,预备党员,哈尔滨金融学院投资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有人这样评价许佳彬:他是一个忙碌者,也是一个坚定的步行者,他内外兼修,全方面锻炼塑造自己,力争成为一名素质全面的优秀大学生。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许佳彬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一个小村庄,父母是最普通的农民,自幼家境贫寒的他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有了独到的理解。身为农民的父母为了生活,顶晨而出,和月同归。由于过度劳累,父亲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瘫痪在床不能自理,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没有告诉远在异乡求学孩子家里发生的一切,当看到父亲的那一刻,他禁不住泪如泉涌,学会面对,有责任去挑起家庭的重担,不能选择出身,但却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艰苦的生活条件,让许佳彬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他开始做兼职,为的是能改善父母的生活。白天要忙着上课,做好学校团委的各项工作,晚上要去校外的学生家里做家教。岁月流转,无论是寒风刺骨,还是严寒酷暑,没有打倒一名贫苦孩子的坚强意志。冬季的夜里,在补课结束后,许佳彬紧紧握着15元的课时费,独自跑在北方冬夜回学校的路上,末班的公交早已收线,但一想到跑过76个路灯,就会到达最温暖最幸福的寝室时,心里便会有一种冲劲,继续奔跑。每个路灯之间的距离是50米,76个路灯在零下34摄氏度时,每超越一盏灯就是一次心灵的超越,每周两次3800米,三年下来绕地球5圈。从大一到大三,他帮助一名数学成绩在20分的孩子提高到了120分,当看见孩子家长满意的笑容时,那一刻他深深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正是因为不懈的努力,让许佳彬更懂得了珍惜,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实现梦想!
雏鹰展翅搏长空,赤子之心铸未来
他力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对于这个苦命的孩子来说,目标绝对不是80分以下,合理、高效的统筹自己的时间。连续两年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哈尔滨金融学院三好学生”;2014年被授予“全国励志成长成才年度优秀人物”、“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中国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优秀奖”;2015年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优秀奖”;2015年被授予“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军训标兵;军训优秀征文一等奖;2013级优秀心理联络员;校级演讲比赛二等奖;学生党员演讲比赛三等奖,“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比赛二等奖;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青年志愿者;2015年大学生骨干“青马工程”优秀学员。
一本本红皮证书见证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坚定了他前进的步伐。
如若投我以木桃,我必报之以琼瑶
人应该学会感恩,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典范,他将感恩二字看得尤为重要,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宣传雷锋精神,并且多次带领学弟学妹们到敬老院、孤儿院、贫困小学做义工,陪老人说说话,陪孩子唱唱歌,给贫困孩子带去一些学习上的用品,用心去做着力所能及的给予。
作为一名学长、一名“学霸”,深知自己一直保持的90分以上成绩,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他带头成立了“哈金院学科互助小组”、“农民工小学一对多帮扶小组”,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为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学科补习,做现在已经有7000多学生参与到互助活动中,并且从中获益,200多名成绩优异的志愿者加入到助人的队伍中,进行“一带一路,共同进步”的活动。助人是一种人格的提升,这种精神在接力、在传程。他坚信:力虽小、肯舍则大,心感激、有心回报,这是母校、社会、国家培养出来的学子交上的作业。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过大一的洗礼,大二的锤炼,如今大三的许佳彬,与刚刚步入大学相比,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些轻浮,多了一份责任,他也更能体会到一个人不仅要有自强不息的品质,奋斗不止的决心,坚定不移 的信念,始终不渝的脚步,才能获得成功。希望他这只奋进的鸿鹄,能够遨游在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