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育人,勾勒学生“玲”珑人生
——淮阴师范学院辅导员侯美玲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侯美玲,女,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06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讲教师。
二、获奖情况
2014年 撰写案例入选国家教育部关工委优秀案例;
2014年 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
2014年 入选人民网30年30位老师珍藏相册;
2014年 负责项目荣获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2013年 研究文章入选《江苏高校基层党支部优秀工作案例100例》;
2013年 苏北地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
2013年 研究课题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立项;
2013年 负责项目两次荣获江苏省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项目;
2013年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2012年 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2012年 研究课题被确定为江苏省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课题;
2012年 所带1102班荣获江苏大中学校百强“活力团支部”;
2011年 负责项目荣获江苏省“百优志愿服务项目”重点项目;
2011年 江苏省基层团建示范点;
2007年 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11年 淮安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指导教师;
2011年 淮安市五四红旗团委;
2013年 淮阴师范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
2013年 淮阴师范学院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
三、工作情况
她,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传播系,学艺八年,画笔最终却不是落在纸上,而是落在每个学生的未来路上;她,始终笃行“做德育要有情有义,做教育要有滋有味”,工作八年,以“艺”化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勾勒出一位又一位学生的玲珑人生。她就是我们亲切美丽的辅导员---侯美玲。
美在专情:做学生生活的贴心人
1.吉祥三“保”:侯阿姨 “有的人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谋生的职业,有的人却把辅导员工作当成终身追求的事业”,侯美玲属于后一种。许是女子与生俱来的母性,她像保姆,关爱每个学生的生活,无微不至;像保洁,关注每个学生的宿舍,定期走访;像保安,关心每个学生的安全,面面俱到。她就像学生的妈妈一样,嘘寒问暖,用她一颗滚烫的心,为我们驱走寒冷。8年,她坚持撰写“‘青团’成长记”,记录了353名学子的成长轨迹,见证了那些年我们一起有过的青春。打开成长记录,里面有这样一位同学,他是孤儿,因为自卑不辞而别,临行前,他给班长发了一条信息,“我去徐州打工了,你和侯阿姨说一下,让她别担心。”得知这个情况,侯阿姨不顾自己已有4个月的身孕,立即踏上开往徐州的列车,在她的几经劝说下,他终于回来继续学业并在毕业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毕业聚会上,他很感谢侯阿姨对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说侯阿姨的一句话让他永生难忘——“永远也别觉得自己有多卑微,即使自己再不堪,世上也只有一个你。”
2.邻家女孩:侯姐姐 在2006年新生报到的那一天,她娇小的身影忙前忙后,帮助学生安排宿舍,和家长聊天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绿色通道”,介绍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可能是刚刚毕业,也可能想象不到大学里有这么年轻的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和家长都把她当成大二、大三的学姐。她的热情接待,让初来乍到的新生对校园的陌生感一下子消除了,他们拿出手机,在通讯录存下她的电话号码,名称一律是“侯姐姐”。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她还精心设计了“知心工程”:3天1次“交流面对面”,7天1次“人生导航班”。8年来,710余人次与她面对面地倾诉困惑和迷茫,她用真诚温暖了受伤的心灵,用智慧点亮了前进的征途。
3.潮流达人:侯美美 虽然她是辅导员,但作为80后的她爱炫爱秀、爱混搭,也爱29块的T恤;爱星座、爱淘宝,更爱6厘米高跟鞋。她乐意陪你看花花世界,PO图修图玩转美颜,彻夜不寐共追韩剧,痛哭流涕传递纸巾……她知道你身边发生的细微小事,她了解你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她用你最熟悉的语言、最接受的方式与你聊天,她理解你的青春无畏,体谅你的叛逆不羁。每天,微信、短信、人人、QQ、BBS是她与学生永远不散的约会,理想、学业、就业、情感、时尚是她与学生永远谈论的热点。你知道的远不及她了解的,你轻狂年少她带你重回正道。她发挥自己艺术专业的优势,举办“向日葵男人帮”训练营,塑形体,教礼仪,帮助学生塑造青春之美;开展“翔宇”励志大讲堂,拓视野,促思考,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之美。8年,训练营共培训学生537人,帮助很多同学发现了自己的美。她是我们的侯美美,我们永远的潮流风向标。
美在专注: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偶像效应”:树立学生核心价值观 今天的大学生,都是90后,是“幸福的一代”。然而在他们很多人心中,谈“幸福”很奢侈,也很矫情,他们没有偶像,魔兽进行时,任务的进展主宰一切。在深入调研了学院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之后,她开展了以周恩来总理为偶像的“新偶像”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学生瞻仰周恩来纪念馆,让学生走近偶像;召开“用恩来精神点亮人生”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学习偶像精神;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她还实施一年级“学周”,二年级“思周”,三年级“行周”,四年级“传周”的“四步走”战略,构建了“以学院为龙头,社团为依托,班级为基础”的周恩来精神学习网络,探索出“菜单式”、“导师制”、“微平台”的周恩来精神学习模式。实践之余,她还积极进行工作理论研究,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她的两篇研究论文被收录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实践路径》一书中。但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她的很多学生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他们说:“要向周总理学习,给自己的理想一点时间,给自己的时间一点理想。”
2.“幸福魔方”:打造室友关系润滑剂 近几年,大学校园暴力伤害事件频频见诸于媒体,从“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到“睡在我上铺的敌人”,从亲密无间到同室操戈,一时间校园随处可见“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戏谑。为了正确引导室友关系,她立即策划组织“幸福魔方”室友节。室友关系“大调查”,室友关系“微讲堂”,“室友,我想对你说”主题团日,室友关系“金牌调解”,我为室友做件事“微善行动”,我的最美室友“榜样评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增加了室友之间的沟通,协调了宿舍成员之间关系,浓厚了室友们之间的感情。在她的“金牌调解”下,46个宿舍矛盾及时化解,152位室友重建友谊,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获得了淮阴师范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二等奖。
美在专业:做学生未来的奠基人
1.“美”式育人:开辟独特育人新视角 她是学美术的,她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使得一个又一个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与才能,她认为辅导员就是学生的“赞美者”,育人,她有她的一套“‘美’式价值观”:爱学习的和玩网游的都是好孩子,百万年薪和浪迹天涯都是成功者……她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资质、禀赋、特长、爱好,采取不同的方法,施以不同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她的学生张洁爱好摄影,侯老师和他一起揣摩学习,鼓励他追逐理想。现在,张洁已成为苏州广电集团媒体运营部总监。此外,还有“书法男神”侯文杰、“轮滑王子”杜春雨、“双截棍大侠”王闯、“街舞达人”李珊珊等,都在侯老师的“心”发现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舞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她开始着手深入进行“美式育人”理论研究,撰写了《基于学生对“美”式教育的需求研究》、《大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基于“美”式教育的视角》、《高校“美”式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刍议》等多篇学术论文。
2.“雪松行动”: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 “贫困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精神贫困、能力贫困。”为了帮助贫困生,她构建“受助-自助-助人”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新模式。一方面,她通过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他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报社会,培育他们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她通过这一过程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机会,为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平台。她带领学生走进“希望来吧”,为留守儿童开设兴趣文化班;与市残疾人托养中心长期合作,定期给残障人士送温暖;与淮安市血站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定期组织志愿者参加献血活动;开展环保活动,宣讲“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这些活动,为家庭困难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了丰富的载体,更让他们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学会创造幸福、感受幸福。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淮安市共青团工作创新创优三等奖。
她以美育人,做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她不抛弃任何一名自己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次教育的机会。她关心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信任有过失的学生,尊重有个性的学生,赏识有进步的学生。
太阳无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无语,自是一种巍峨。当花轻轻的绽开,树静静的成才,这些希望她一直用爱在浇灌,她是大学生青春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