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朱以财

  
一、个人简历  
朱以财,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2月生,高级职业指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实习创业认证教师,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辅导员博客频道特聘顾问,2005年8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2年担任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国语学院2011级(262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11年江苏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十佳);  
江苏省优秀辅导员;  
2012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2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201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优秀博文奖(3篇);  
2012年江苏省首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  
2011年首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网络评选最佳人气奖、优秀博客奖、优秀博文奖(2篇);  
2011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论文奖;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1年江苏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江苏省“金赛杯”新闻图片竞赛三等奖;  
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江苏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特别奖;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江苏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优秀论文三等奖;  
江苏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2次)、三等奖;  
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二等奖;  
被评为校优秀辅导员(3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先进工作者(3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3次)、优秀特约通讯员(2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3次)、创业方案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2次)、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获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一等奖(6次)、校党建课题研究一等奖(2次)、《高校教师廉洁从教读本》读书心得一等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赛课三等奖、优秀课件评比三等奖等。  
三、工作情况  
“辅健康成长,导理想信仰,员(圆)青春梦想。”这是朱以财对辅导员这份职业的角色理解,秉着这份理解与信念,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了八年;八年里,他勤奋耕耘、静静守望,用满腔的热忱与融融的爱心,浇灌辅导员工作这片沃土。他坚信“有爱就有责任”,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幸福与快乐融入工作,在铸就学生梦想的同时,实现自我,收获感动,学生亲切地称他“财哥”。  
八年里,他用行动诠释,用耐心打造,用恒心坚持,用真情服务,用智慧经营,用平常心对待这份神圣的职业,八年的追求与坚守,八年的喜乐与忧苦,八年的创新与超越,他把辅导员这个“小角色”做成了众口赞誉的品牌,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赞扬,不仅成为学校优秀辅导员的杰出代表,而且在全国辅导员中也有着一定影响……  
八年里,他深入学生中三千多次,面对面约谈学生一万多人次,与近千名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资助贫困生六千多元,主持、参与省、市、校级课题27项;撰写和发表论文58篇(核心21篇,CSSCI期刊10篇),积累工作日记50万字,获得67项表彰,培养3个省级先进班集体、6个市级先进集体以及14个校级先进集体。  
他提出问题学生“触动教育”、学生教育“过程管理”、班级“量化管理”、学生工作“严+研”等理念,开展“阳光成长心语”、“阳光‘舍’影”、“财哥面对面”、“阳光教室”等特色工作,被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湖南大学生网、甘肃大学生网、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江苏教育网、泰州电视台、泰州日报、泰州新闻网等媒体报道40多次。  
他用博客、微博架起沟通之桥,1200篇博文,2.2万条留言,90万次浏览,2600条微博,12万字“阳光成长心语”,记录他与学生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见证他们共同的成长与进步……其博客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中荣获最佳人气奖、优秀博客奖、优秀博文奖。  
2012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他的论文《基于个性化视角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与调适》提出辅导员工作“双0”模式、学生评价辅导员工作实绩体系、辅导员“临床式”学习与培训模式等观点,得到专家评委的肯定,并荣获二等奖,这是江苏高校辅导员在本次评比中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专科院校。  
2012年,他获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最高等级“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作为副主编,编写两部就业指导教材和大学生学习指导读物,撰写的十多篇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文章被湖南大学生网、甘肃大学生网、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海南金龙网等十多家网站转载。  
2012年,他获得“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首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三篇博文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优秀博文,获奖总数荣列全国高校第三、江苏高校第一。  
2012年,他借助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以及各类辅导员培训平台,整合资源,发起并建立高校辅导员联谊会群、高校辅导员之家、江苏高校辅导员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制定《高校辅导员联谊会群章程》,1200多名辅导员入群,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并于5月开展首次联谊,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河南教育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作为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他前期精心筹划一个多月,自筹1.5万余元活动经费。  
2012年,他成为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辅导员博客频道的专栏作者,被聘为该频道特聘顾问。7月,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博客精英夏令营,在开营式上作主题发言,并撰写1.5万字的夏令营侧记。由于工作突出,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专门给学校发去感谢信,感谢他对网站的内容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  
让师爱与责任化为习惯  
工作的第一天,他就告诉自己: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可能是一种偶然,但一旦选择了它,就要用一生的热情、责任和忠诚去对待它。他告诫自己,不仅要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而且要干出成就,成为大师级的辅导员。  
作为辅导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人生导师”,他看得比什么都重。“走上这个岗位,我就肩起了一份责任。既然肩起这份责任,就要把责任当做习惯。”他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在做。  
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本自己设计的笔记本,本子上记满了每个学生的情况、谈心时间和要点、已做和要做的事等。这样的本子至少有近40本,几十万字,上面的每一件事,都是他亲自做过的。  
他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平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包容一切学生,无论何时、何事都为学生着想。他特别关注问题及困难学生群体,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八年来,他先后帮助10多位孤儿、50多位单亲家庭学生和10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许多同学获得奖学金,有的做了学生干部,被评为三好学生,并有90多人入党。  
一次,他抱着3个月大的儿子在学校附近网吧找到班上一位他跟踪和关注已久的“问题学生”,当晚,他带着儿子在寒风中与其谈了两个多小时,儿子因为严重受凉住进医院。在他耐心教育和悉心引导下,这位同学终于被真诚和耐心打动,并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顺利出国留学。  
09级英语教育专业有个女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在一次请假回家后没有返校,原来该生跟家长表达了退学的念头,遭到了家长的反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他先后五次打车到该生家中,与家长沟通,发动全班同学通过QQ、手机、邮件等途径劝其返校。但该生一直躲避大家,换了手机号码,落脚点也变个不停。半年里,他辗转多个城市,每天通过各种途径给该生留言,终于用诚意打动了她,将她重新带回课堂。  
2011年9月,刚入学不久的11级英语教育专业蔡唯伟被查患上淋巴癌,需要手术费50多万,蔡唯伟是一名弃婴,被句容县农民夫妇捡回养大,为了看病,家中变卖了所有家具。得知这一情况,他与院领导、班主任一道,发出了《爱,让死神靠边》的募捐倡议,并在其博客、微博、QQ空间以及50多个QQ群内转发,许多爱心人士看到后纷纷伸出援手,有他的同学,有已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多很多陌生人。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募得善款近10万元,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文明网、新华报业网、中国江苏网、泰州新闻网、扬子晚报网、泰州日报等媒体对此次感人的“生命接力”行动进行报道。经过一年的治疗,蔡唯伟病情得到缓解,并顺利返校复学。  
这些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八年来,他始终如一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兄妹一样爱护每一位学生,并把这种爱融在繁杂琐细的日常工作中。  
让追求与坚守融入血液  
“对事业的追求与坚守融入了他的血液,他一直在拼命、忘我地工作,经常加班、熬夜,甚至通宵,从不计报酬。”领导和同事这样评价他。  
八年来,学生们来了一批又走一批,但他们对朱以财的喜爱始终如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他的身影,学生就有了主心骨,就像他博客和微博的名字—“财哥和你在一起”,他的心永远和学生连在一起,永远和辅导员这个职业守在一起。  
他把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牢记于心,并坚持在他们生日的当天送去温馨的祝福和生日蛋糕。每到中秋、端午,他给学生送月饼、苹果、粽子,学校放假,他自费带不回家的学生游泰州,请他们吃饭。由于工作忙,他多次推迟婚期,结婚那段时间,由于军训,只请了1天假,国庆节,又把班上20多位没回家的学生接到家里,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蜜月”。  
他从来没有“时间”概念。学生病了,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多晚,即便假期,他都会第一时间送学生到医院……八年里,他先后为学生垫付医药费、营养费等三千多元。  
他坚持每天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学校,宿管员和保安对他最为熟悉,因为他经常在学生宿舍熄灯后才回家,又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有时学生经过楼下,看到办公室亮着灯,会发上一条短信:“老师,看您灯还亮着,还没回去吧?今天周末,早点休息啊。”由于平时早出晚归,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早上离家,孩子还未醒,晚上到家,孩子早已睡了,忙的时候,两三天才能看到儿子一次,但他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他把更多的时间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和学生。  
他的妻子是学校一名兼职辅导员,对他的工作极为理解和支持,每到周末,他们就带着儿子到校加班,他把每周日的上午定为“阳光教室”,跟学生谈心、做心理辅导,思考下一周的工作安排。  
由于工作出色、踏实肯干、科研能力强,学校曾几次想调他到别的岗位。许多人问他:“如果转到教师岗,以你的科研能力,将来评个教授也没问题,辅导员这么辛苦,你为什么要选择她?你后悔过吗?”他说:“为了理想中的那份信念,为了心中那份执着,为了肩上那份责任,所以我没有后悔过,将来也不会后悔,辅导员与教授同样重要,她能让我能用青春和智慧,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选择。做辅导员,做一辈子的辅导员,我无怨无悔……”  
让创新与超越成为常态  
每天早上6:00,学生都会准时收到朱以财发送的“阳光成长心语”。多年来,他累计发送成长心语12万字。这些成长心语,或幽默搞笑,或深刻哲理,或原创,或转自他人。从最初的飞信、QQ群到后来的博客和微博,数千条“成长心语”,在他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  
他的博客和微博图文并茂,他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思和生活感悟写出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从心理辅导、安全卫生到爱情友谊、评优入党,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到课余生活、社会实践……他把文字写到学生的心坎上,每每遇到学生出现思想波动的时候,他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及时化解学生心里的难题,学生也会在网上留言、吐露心声和自我反思。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扎实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坚持从把握学生的思想规律入手,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积极超越的辅导员。2010年以来,他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与学习。2010年8月,取得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NEFT)实习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2012年7月,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一路走来,有耕耘,有收获,有辛酸,有喜悦。朱以财用师爱与责任诠释着辅导员工作的价值,用执着与坚守为学生编织着美丽的梦,用创新与超越描绘出自己的未来。正如他说的那样,“我的心永远交融于学生的生命之中,我的成长永远与学生的成长叠合在一起,学生就是我的事业。辅导员,是我以心换心的无悔选择,我将继续用心坚守这份选择,在坚守中成长,在成长中执着,做学生心中永远的‘财哥’,为其‘博’导人生,‘客’划未来。”
时间:2019-01-23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校园生活推荐
  • 女大学生心中的“理想男友”身高
  • 不少大学生,在大学里都会选择谈恋爱,但是大家对另一半,也会有自己的要求,最常见的就是关于身高方面的要求了。
  • 大学校园生活 02-14
  • 女大学生校园成功求婚学弟
  • 恋爱是大部分上了大学的学生,很向往的一件事。毕竟大学不同于初中,是允许学生恋爱的。
  • 大学校园生活 01-20
  • 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排行榜
  • 那大学生又是如何想的呢?在大学校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月初的时候钱包鼓鼓,喜欢啥买啥
  • 大学校园生活 01-12
  • 为什么女大学生怀孕现象越来越多
  • 准高一新生军训注意事项
  • 洗漱用品 脸盆:最好用不锈钢的,容量要大一点。 毛巾:最好备四条。 牙刷和牙膏:牙膏建议带家庭装的那种 其它的还有洗发水和护
  • 大学校园生活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