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是人这辈子最美好、最精彩,也是最难忘的时光,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选择学习一种技艺,或是用脚丈量这个世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宅”在宿舍利用网络,足不出户让心去“流浪”,但请小心,当“宅”成为日常,你的身体可能会发出警报。
现状
大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
近日发布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大学生身体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肥胖率持续上升。
相比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热爱广场舞、健步走的中老年人,正值大好年华、体力充沛的大学生,反而成了体质差的“代名词”。
颈椎病、腰椎病、肠胃炎、关节炎,不少工作后才会患上的“职业病”,到了大学生这儿仿佛成了“家常便饭”。
大学生说
网络世界如此精彩
何必要让自己出门“受罪”
白天打着哈欠上课,晚上熬着夜“开黑”,偶尔跟朋友出门通宵唱歌,基本靠外卖过活,以上就是今年读大三的郭森的日常。
“除了上课,我平常基本是不会出宿舍门的。”郭森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身边正在上大学的同学、朋友生活模式都差不多。男生熬夜打游戏,女生熬夜追剧。
当被问及最近的健康状态时,郭森说自己的颈椎不太好。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加上不定时熬夜补作业,“颈椎想不出问题都难啊”。
同样在读大三的娟子目前正处于减肥阶段,她说自己进大学后,体重直线飙升,一度达到巅峰状态。娟子跟不少女生一样,对于“锻炼”这件事儿简直没有一丝好感。
家长说
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就是没有适合锻炼的时候
“我是真发愁孩子身体出毛病。”钱女士去年把自家姑娘送到了四川上大学,每次和女儿视频通话时,钱女士发现女儿不是在吃吃喝喝,就是在和同学们聚会玩乐。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对于女儿的课余生活钱女士并没有什么意见,本身喜欢运动,近来又爱上健步走的钱女士最为担心的就是女儿生活习惯不好。
钱女士说女儿放假回家后,基本每天都是在床上度过的。除了吃饭、上卫生间等“必要”活动,能不动就不动。“有时候我想叫她跟我一块儿出门散散步,她不是嫌热就是嫌冷。”
在钱女士看来,以女儿为代表的大学生们的生活状态是有问题的。“生活习惯不好,这不等着生病呢吗?”钱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她认识的不少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肠胃、颈椎,甚至关节上的病症。“小小年纪毛病比我们中老年人还多,这不锻炼能行?”
学校说
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
“药”不能停
对于大学生体质状况不断下降的情况,省内外各大高校都在采取相应的策略,试图从“根上”解决此现象。
清华大学本科采取“422”的体育课程,体育课贯穿本科生大学4年,并且每年都要进行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的长跑测试。
浙江大学针对体质较差的学生专门开起了“小灶”。从2011年开始为测试不及格、平时缺乏锻炼的学生提供“私家体质教练”,即体质健康提高班。
其实不光是省外高校,部分省内学校也下了“猛药”,帮助在校生改变生活习惯,改善体质。
郑州大学从2014年起,针对在校生开展“早餐工程”。同学们每周一、三、五到郑州大学南、北操场排队领取“阳光早餐卡”后晨跑800米或晨读30分钟,便可领取3元餐券。该餐券上午8点前可在郑大各食堂使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则是自2016年起,要求在校生使用名为“运动世界校园”的APP记录整学期跑步公里数,并将其与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关联。以此激励大学生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进行体育锻炼。
网友说
@小小胖:瞅瞅别人的学校,我们学校怎么就不管不问让我胖成这样!
@鱼呀鱼呀:其实要是真的有奖励政策,我可能也会拼着不睡觉,早点起来跑跑步。
@谁说Maya是玛雅:懒癌晚期,无药可医,求学校放过。
@蜀黍就是盒子精本尊:谢母校“下药”之恩,还我一张帅气的脸。
@biumayu:啥都别说了,过了大二自己都会意识到有个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