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眼睛里有渴望她愿陪他们一起成长
一年来,海珍几乎每个月都会和伙伴们看望重病患儿,因为“太原金丝带儿童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山西儿童白血病救助会,这个公益组织服务于在太原市区医院接受治疗或已经康复的0岁—14岁山西籍癌症患儿,目前也是省内唯一一个专门关注这个不幸群体的公益组织。
海珍说,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关注到这么多的重病患儿,还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好多住院治疗或重病在家的患儿,在王海珍这些公益组织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下,不再孤单,每周的周末,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他们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孩子们,陪他们说话,做游戏,画画,或者是逛公园玩耍。
也是在一次次的陪伴患儿们过程中,海珍说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和他们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生命需要鼓励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我们的爱会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
她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
海珍最初的认知里,做义工仅仅就是周末没事干去做点有意义的事而已。然而,现在的王海珍深刻体会到做义工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太原金丝带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得到了病区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的认可。
仅仅两小时看似简单的活动,竟是经过了一个月的筹谋及为期一周的具体策划才开始实施,要保证万无一失,要落实患儿信息及身体状况是否允许探访,要招募筛选适合去探访的义工,还要给大家分组并培训等。
而所有活动的实施需要一个团队,只有义工队伍足够壮大足够优质,才可以完善各种项目,所以她通过写日记的形式,将一年多的所有活动体会发布到微信公众号里,让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并加入太原金丝带。
在日记的评论区曾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做义工?不挣钱还浪费精力?”海珍的回答是:“做义工,我们失去了愤怒、纠结、狭隘、挑剔和指责、悲观和沮丧;失去了肤浅,短视,失去了一切无知、干扰和障碍。”王海珍说,她很喜欢一句话:公益的真谛不是为了加法,而是减法;提升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而是放下!她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义工队伍,让温情蔓延,让爱心传递!
太原金丝带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彦青对王海珍的评价:她是个特别热情的人,没有任务主动去想,有任务立马去做,不够专业即刻去学。公益活动中多的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儿,她能很快学习并了解,是太原金丝带的“拼命三娘”,恨不得把一个人变成一个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