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者:童樱(化名) 女 31岁
过于要强的性格,使得老公自卑敏感
孟东(化名)有一个大他六岁的哥哥,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腿残疾,看病、吃药、做手术,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这样的家庭并不罕见,人的一生,保不准摊上什么磨难,而孟东却为此相当自卑,好像比旁人矮一截。我和他大学同窗三年,他很少在同学面前提及家中的事。
室友得知孟东有哥哥,很是羡慕,“能有一个哥哥疼爱和保护,你真幸福!”孟东却曲解了此话的意思。他说,那个同学就是在嘲笑他父母是“超生游击队”,炫耀独生子的优越感。偏激的性格,使他认定的理儿谁也无法扭转。另外,孟东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也很严重。大学刚毕业,我的薪水稍高点,俩人外出吃饭,但凡我埋单,他准会起身制止,“挣得再少,也能请你吃得起饭。”要不是孟东人不错,有上进心,谁能受得了他这样的尖酸刻薄?
孟东的哥哥比我们早结婚一年,他找对象本就不易,公婆为了弥补缺憾,倾尽全力,给他买了房子和车。记得我们去领结婚证那天,婆婆拉着我的手,满脸愧色地说:“妈实在没能力再帮衬你们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的真难啊!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起我妈,由于我是独生女,我妈心里有个“小九九”,就是希望我找个“上门女婿”,结了婚,我们在娘家过,娘家仍然热热闹闹。
所以,得知孟东家的情况后,母亲自作主张,卖了原有的住房,又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房子。母亲承认,她有私心,一是希望和我们共同生活,其次,也想用多出钱的方式,让女婿的心尽可能地偏向这边。目睹母亲的“良苦用心”,我百感交集,爸妈并非大富大贵,买这套房子也是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不就图个“小棉袄”的贴身照顾吗?
我结婚那年春节,不慎扭了腰,只能卧床静养。公婆打电话,要来看我,孟东一口便回绝了,“你们也是长辈,莫非还要给亲家拜年吗?”婆婆责怪孟东多心。紧接着他又来了一句,“等童樱身体好点,我带她回去,这又不是咱的家。”我很震惊,从不知他还有这么深的心结。难怪孟东不愿回家,也从不带朋友来家做客。当时新房装修好后,他哥嫂几次想来看看,都被他拒绝。无论怎么解释,孟东就认定我父母是在歧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