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山东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徐玉玉被犯罪嫌疑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骗走上大学的学费9900元,导致徐玉玉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如今,案件虽然已经判决,犯罪嫌疑人也得到应有的惩处,但案件带来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转眼又到“开学季”,骗子们又蠢蠢欲动,诈骗伎俩也是层出不穷,在此,海阳民警整理了针对入学报到新生及家长而实施诈骗的一些骗术和防范对策。
骗术一:装扮接待人员,主动搭讪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生刚入校,人生地不熟,在学校门口、校园内,冒充学校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也有骗子与学生、家长搭讪,取得信任,以帮助学生去交学费、报名交费的名义骗取学生和家长的钱财。
警方提醒: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不能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支付宝、密码和验证码随意告诉别人,以免上当受骗。
骗术二:冒充老师同学,编造谎言诈骗
骗子用骚扰电话迫使新生关机,假称是同学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出车祸或生病需要汇钱。着急的家长会给孩子打电话,发现孩子电话无法接通或关机时,家长便着急了,最后失去警惕心理而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家长务必要对此类电话提高警惕,学生在报到后,一定要认准自己的辅导员,并且将辅导员或身边同学的电话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骗术三:冒称政府部门,办理助学金为名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教育或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学生向其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或者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转账操作。
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要求提供账号密码或转账操作的,请不要多想,一律拒绝。
骗术四:假借出租拉客,实则实施宰客
新生入学,对周边环境陌生,一些黑车司机钻空到学校附近拉客,或在车站专挑大学生下手,实施半路甩客、宰客以及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提醒:此前已发生过不少大学生乘坐黑车遭遇不幸的案件,大学生们一定要坚决拒绝黑车,维护自身安全,在乘坐网约车时,上车前也要看清车牌号,不与不认识的人拼车,遇到危险立即报警。
骗术五:自称办理助学贷款,实则骗取高额利息
时下,一些私人办理各种借贷公司,这种贷款申请在互联网上,手续简便,但利息较高。当有陌生人或者老乡学长主动向你介绍各种优惠的助学贷款,或主动要为你办理购买分期付款的物品时你就要小心了,要是你办理了不正规的贷款,后果不堪设想。
警方提醒:如果需要办理贷款,要到学校提供的正规渠道办理。
骗术六:有人告知可操作转专业
高考录取后,有些自称校方的人会前来告知可以操作更改专业,但必须提前打点人情。
警方提醒:遇到为你支招更改专业的人,应去咨询一下学生处,可以避免受骗。
骗术七:谎称包裹藏毒,转账“安全账户”诈骗
犯罪分子谎称某某公安机关,以学生包裹内被查出毒品等为由,称其涉嫌毒品等犯罪,要求学生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后,请不要汇款、转帐,并向公安机关直接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