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在村里的服饰公司打工,许多人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有的人技术好,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而且上班方便,下班也不耽误照顾家里。”1月22日,汤阴县菜园镇后皇甫村贫困户王海珍向记者介绍。
王海珍打工的这家服饰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菜园镇产业扶贫基地之一。成立几个月以来,在车间里上班的工人已有40多人,另有10余名年龄较大的妇女在家
兼职。
“之所以贫困,许多人是因为信息闭塞,致富的办法不多,在帮他们树立信心的同时,还要帮他们找准致富的门路,找到增收的点子。”这是省派驻后皇甫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卞士生和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峰的看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卞士生通过调研发现,村民收入单一,除去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力,其余人在农闲时基本无事可做。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大力发展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2016年7月,该村成立了汤阴县甫瑞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主要为村民提供农作物种植、销售、加工及光伏发电等服务,使村民通过入股分红和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去年7月,后皇甫村建设完成光伏发电项目1个,18户贫困户从中收益。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更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在卞士生的帮助指导下,李玉峰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想方设法争取上级资金项目,积极推进各项民心工程。过去,后皇甫村的大街小巷比较破旧,如今,村里的街道干净整洁,家家院墙粉刷一新,路两旁新种植了紫荆树、海棠树等。夜晚,180盏太阳能路灯把村里照得分外明亮。除了街道干净整洁外,该村新建的公共厕所、垃圾池也投入使用,一所幼儿园正在建设中。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进度,计划把村外所有的田间道路修好,并铺设地埋管7000米,建排水沟5000米,在永通河上新建一座长55米、宽8米的桥梁。”谈起今年的工作,李玉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