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毕业季以来,大学生求职频频爆出遭遇招聘陷阱事件,因为大学生初入社会防范心不强,加上求职心切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近期是秋招旺季,招聘陷阱也是重重,但是因为涉及的金额低于诈骗标准,所以很多求职者只能吃哑巴亏,那么大学生求职者遇招聘陷阱该如何维权呢?
培训机构设下的求职贷招聘陷阱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求职难滋生就业心切的心理,而一些所谓的咨询公司或培训机构在网站上发布高薪低门槛招聘启事,很容易就吸引大学生求职者去面试,而这些公司就是以诱人的岗位来引诱求职者签订了一些培训协议,这些培训协议往往需要求职者承担大额的培训费,如果求职者没有这么多钱,这些公司甚至提出可协助求职贷款,分期支付培训费。
而最终的结果是,参加的培训没有一点卵用,也没有得到培训机构所谓的高薪工作,求职者一分未赚,还莫名背上万元的债务。
黑心中介设下的招聘陷阱
其实很多大学生求职者发现,在很多网络招聘平台找的工作,过去居然是职介中心,有一些黑职介在网上发布招聘启事,以提供优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为诱饵,要求求职者缴纳一定数目的报名费、中介费,之后要么让求职者长期等待,要么介绍一些令求职者无法满意的用人单位,你交的钱也别想问回来。
大学生等求职者在遭遇招聘陷阱,被骗取财物之后,最好不要息事宁人,要积极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果断进行维权为了保障维权时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和支持,建议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保存好收费收据、协议等凭证。最后提醒各位求职者在与就业中介或单位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做到“三看”:
一看所签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其他所谓的“培训合同”“代理合同”;
二看合同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简单略过合同条款,必须认真阅读,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并认同;
三看合同是否具备必备条款。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有一些必备内容,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一份正规的劳动合同必须有上述内容,否则就构成劳动合同违法。
大学生等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审核网上
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尽可能找直招的工作岗位,职介中心不一定能靠谱,而且如果碰上招聘陷阱,要注意证据的保留,然后向工商部门或公安机构反映情况,积极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