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做兼职,不料却成诈骗嫌疑人
“我只是想找个兼职,真的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近日,福建某地的一高校,突然来了几名宝应的民警。民警们来到该校男生宿舍,将宿舍里的4名男生一举抓获。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和兼职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张是当地一名在校学生,平时生活费不多,便一直想在课外兼职赚点“外快”。几个月前,小张和几名室友一起外出吃饭喝酒,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叫大牛的男子。大牛20多岁,瘦瘦的,交谈间得知他们有兼职的想法,便主动提出带着他们一起“赚钱”。他所说的“赚钱”方式也十分简单:小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提供自己的微信收款码,帮忙收钱,收到钱后将这笔钱再转给自己就可以了,每收到一笔款项,就给小张提成。
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拿到提成?小张一听,十分心动,当即表示同意。次日,大牛便在微信上联系了小张,让他把二维码截图给自己。小张照做后,一小时后便收到了一笔2800元的转账,小张将这笔钱转到了大牛提供的银行卡上。当天晚上,大牛便赶到了小张的校门口,给了小张50元的“兼职费”。
如此简单就赚到了50元,小张心中窃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夜里,转账给他的那个人便在微信转账备注里留言,说他是“死骗子”,让他赶紧还钱。小张忙联系大牛询问是什么情况。大牛没有解释,只是说“不要理他”。小张心中虽有疑惑,但也没有深究。
有人收了20万转账,获得“提成”近3000元
小张得到了大牛的信任,大牛将他拉入了一个
QQ群,让他帮忙整理数据,一天100元。在这个群里,小张发现,里面不停地有人在发微信二维码,以及这些二维码所收到的款项。“兼职”一个多星期后,小张得知了一个让他心惊胆战的消息:当地不少高校学生因为涉嫌电信诈骗被抓。联想起当时那人给自己的留言,小张不淡定了,当即联系了大牛,开门见山地问他,是不是在搞电信诈骗?大牛一开始不肯说,但在小张的一再追问下,只得含糊地承认了。
只是找个兼职,却成了诈骗团伙的一员,这样的事实让小张心中惊骇不已,他当即表示不再参趟这摊“浑水”了。然而,当生活费又捉襟见肘时,小张按捺不住,再次找到了大牛。这一次,小张还将自己同宿舍的室友拉下了水,4人每日忙着收款转账。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几个月,几名来自宝应的民警便千里迢迢赶到了福建,将他们抓获归案。目前,4人已被押解回扬。
“我们就是想赚钱,当时又有点侥幸,觉得我们又没有参与诈骗,应该没什么。”面对民警,小张等人又害怕又后悔。
经初步统计,4人中,最多的一人累计收到了近20万元的陌生转账,赚得“提成”近3000元。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校外兼职需谨慎,小心钻进犯罪分子陷阱
小张等人所收的款项究竟来自于哪里呢?还要从宝应公安局柳堡派出所不久前接到的一个报警说起。此前,本报曾报道一宝应男子的受骗经历。钱某是宝应的一名淘宝卖家,在网上售卖电力测试器。不久前,有个买家通过官方平台联系他,说想买他的设备,看中了一款价值2200元的机器。钱某热情地回应。此时,对方却话锋一转,说自己想请钱某帮个忙,在这单采购里赚一个790元的差价。
为了促成这笔生意,钱某便答应了。很快,对方便在平台上给他发送了一个汇款的截图,不久,钱某的手机也响了,短信上的落款是XX银行,显示有一笔新汇款。见状,钱某便没多想,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付了2990元。交易完成后,对方又称自己还想买其他设备,故技重施,分两次让钱某又转了5500余元。三次交易完成后,对方又再次表示要买其他设备。此时,钱某感觉到了不对劲,便查询了自己的账户,却发现钱根本没有到账,赶紧联系对方要求他退款,对方却再也没有了回音。此时,钱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随即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警方循线追踪,很快发现他的钱都被转给了小张,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为了隐藏自己,往往会选择寻找他人帮忙收款。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诈骗团伙的一员。因此,在从事兼职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以免踏进犯罪分子设置的陷阱,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