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每学年可得一万元 大学生去湖北基层就业将有补偿金

6日,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程用文调研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小红书等区内重点互联网+企业,主动联系新经济企业,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全区已集聚互联网企业1800余家,集聚近30家一线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涌现出斗鱼网络等4家独角兽企业。海康威视是国内视频监控的龙头企业,将在东湖高新区投资35亿元,建设全国最大研发基地。科大讯飞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上市公司,将在东湖高新区投资50亿元,建设讯飞武汉总部和全国研发中心。小红书是全球最大的社区电商平台,将在光谷建设包括研发、运营等综合职能的公司第二总部。
 
程用文对三家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光谷表示欢迎,对光谷的发展优势进行了推介,强调东湖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加大服务和协调力度,加快推进三家企业第二总部落户后的相关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为武汉打造互联网“第四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本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梁炜)长江日报记者6日获悉,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省内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确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湖北省37个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可以申请学费补偿,最高每学年可得一万元。
 
据悉,《办法》适用范围为经国家和省正式批准成立的,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及以后年度应届毕业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毕业次年就业视为非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包括定向、委培以及在校期间已享受全部免除学费政策的学生。中央部属高校毕业生到湖北省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按财政部、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外省高校毕业生到湖北省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办法》明确,学费补偿金额最高限额为:本专科生6000元/学年,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博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其中,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学费低于最高限额的,按照实际缴纳学费代偿,实际缴纳学费高于最高限额的,按规定最高限额补偿。以上学费不含住宿费及其他杂费。例如,四年制本科生每学年实际缴纳学费5000元,学费补偿总额为20000元=5000元/年×4年;四年制本科生每学年实际缴纳学费8000元,学费补偿总金额为24000元=6000元/年×4年。
 
《办法》指出,基层单位范围包括县级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本级、城关镇)的机关、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含大学生村官)、农村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血吸虫防治站等。服务协议期在三年及以上的可以申请学费补偿。
 
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就业次年提出学费补偿申请。申请人于7月1日-7月15日向就业所在地教育局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递交申请材料申请,申请材料包括:《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申请表》;确认就业关系成立的文书(就业协议、劳动合同、聘用录用文件等)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本人就业时学历证书复印件;缴纳学费的相关证明材料;银行借记卡或存折复印件;就业单位的工资证明。
时间:2018-03-07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
大学生就业指导推荐
  • 如何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
  •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3-06
  • 志愿服务温暖你我,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点赞
  • 帮扶大学生就业促进区域发展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青年、青年技能工匠等优秀人才选择留在南京市建邺区生活、工作,成为区域发展的生力军。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2-24
  • 供需两端齐发力 ,促进大学生就业
  • 关于2021年的就业形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日前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张纪南也提到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3-24
  • 现在的毕业生工作工资有多少?
  • 在就业这件事上,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毕竟他们是新一代的劳动力,也是最容易出人才的劳动人群。而就近几年大学生的就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1-08
  • 云服务“硬核”助力大学生就业
  • 战“疫”期间,华中师范大学的“85后”辅导员王璐,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招聘网站等线上平台,为毕业季学子充分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3-20
  • 基层工作,助力大学生就业
  • 又是一年毕业季,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何去何从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学生感到前途十分渺茫,但更多的学生能够以积
  • 大学生就业指导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