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相信求职网站
遭遇维权尴尬
记者对求助电话进行了梳理,发现暑期打工的学生大多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存在就职时间短、急于求成的心理,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这些人提早设局,布下陷阱,让学生不自觉地往里钻,出了问题后,总是推托敷衍、消磨时间,妄图不了了之。一些学生盲目相信从网站、公告栏获得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无人对其进行核实与审查。暑期打工,学生与用人单位往往不签订劳动合同。当受害学生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不法雇主时,出现的局面却很尴尬:《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维权的相关规定。由于在校大学生打工基本属民法调解范畴,劳动保障部门对大学生打工维权爱莫能助。
遇到法律问题
可拨打12348求助
蔡剑扬提醒,首先,大学生暑期打工不在全日制劳动合同规范保护范畴之内,和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同样存在雇佣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等。
此外,蔡剑扬提醒一旦打工学生在打工期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造成其他人身伤害,仍可参照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或者有关非全日制劳动用工等规定寻求法律救助。
除了暑期打工的学生,市民如遇到任何法律问题,可随时拨打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进行咨询与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