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半个月不会做题也能得分的技巧
高考前最后1个月才是逆天改命时刻
语文重点复习默写和古诗文鉴赏,多看高分卷
1.注意梳理知识点,多见新题型。在复习过程中,平时较少涉及的题型、较偏的知识点也不能疏忽,同学们应该通过多见新题型,来提升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
2.重点复习默写和古诗文鉴赏,这两项在答题上都有规律,同学们只要认真复习,并掌握答题技巧,高考中拿到满分相对容易。此外,同学们还应继续背诵教材里要求背诵的篇目,从而在这些“必得分”上“稳操胜券”。
3.多看满分卷、高分卷。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补缺补漏。
4.作文方面准备些素材。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分析方法,并学会一材多用,从而更好地应对作文试题。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还应做到语言严谨、观点鲜明、文章具有逻辑性。
数学归类总结,注重查缺补漏
1.归类总结。建议选择5~10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卷进行归类总结,弄透一题旁通一类,对必考与热点问题的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并固化在头脑中。这段时间不必再做大题量的题海训练,还得回到课本熟记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定理。此外,公式、原理一类的知识可以在高考前的一两天来强化记忆。
2.反思错题,并规范化模拟训练。距离高考只有1个月时间,因此对错题的反思是当下最重要的,找出过去考过的试卷对每道错题重新反思并重做,查缺补漏,避免错题重犯。同时,同学们还应在这段时间,规范答题时间、答题方式、训练方法技巧、训练心态,尽量做到快速、准确、规范。此外,还应该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会而对之,对而全之。
3.做题后要注重分析。建议同学们每做完一份试题,都要写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丢了多少分,丢分的知识点,怎样补救和时间的分配四方面内容。而在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学生们就可以反复研究自己的分析报告,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高考中避免自己熟悉的题型还失分的现象。
英语不要再突击做题,做好归纳整理
1.坚持听力训练与泛听相结合。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听20~30分钟,注重听力解题技巧,核对听力原文后找到听不懂的地方,多读,特别是一些短对话,可利用早读课熟读。
2.做好错题的归纳和整理。最后一个月里,同学们继续做好错题的归纳和整理十分有必要。建议在最后一个月里不要再突击做题,最好将学过的语法按专题做好错题的归纳整理,将相似点和易错点对比记忆,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不断翻看,或利用早自习时间大声地朗读正确的句子。
3.有计划地梳理词汇,并坚持写作训练。
在复习英语词汇时,建议同学们参照考纲,有计划地进行词汇复习和梳理,并关注今年高考新增的词汇。而在写作方面,建议同学们每天背诵一篇范文或好的段落,以此增强语感并积累词汇和素材。
4.加强阅读、完形训练。
最后一个月里,每天至少做两篇阅读理解或一篇阅读和一篇完型。尤其是目前英语成绩仍不太理想的同学,要学会在最后阶段养成先阅读试题,然后再读文章,即带着问题阅读会对准确率的提升很有帮助。同时,每次做完阅读、完形等习题后,应进行反思总结,避免同一错误再次发生。
5.要进行模拟限时训练。
同学们可每周做一至两套高考题,做题时要独立完成,并给自己限时。
文综注意学科间内容串联和整合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材仍是高考命题最主要的文本材料,因此,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中,务必要回归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的每个内容。除了教材正文之外,还应注意知识链接、学术争论、课后习题等文本材料以及教材的图表、地图等各种信息,挖掘其中隐形信息。同时,同学们还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其中各学科的重要概念、主干知识的联系,及平常较为忽视的知识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2.构建体系,注重“串联”,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分析。由于文科知识点多,如果没有一个逻辑的体系,很难全面掌握。历史学科强调通史体系的架构,注重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政治学科则是立足于学科各大模块,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思想体系,构建全书结构体系;而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包含: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并强调各规律与理论的互动关系。
除了在宏观上构建各学科的体系之外,还要注意在微观主题指引下对知识的串联与整合,如历史学科对于世界贸易发展内容的复习,可以从贸易的内涵、贸易的广度、贸易的主体、贸易的规则等方面串联知识。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根据一些宏观主题去整合串联知识,如工业化、城市与文明、权力的监督、科技与人文、危机与共识。甚至可以从一个主题出发去整合三科的知识点,例如上述城市与文明的主题,就涉及到政治、地理、历史三个学科的知识,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思考与梳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与学科的基本素养。
3.做题不宜太多,应有选择性。
最后一个月内,对于练习的处理也是备考的重要环节。最后冲刺阶段,做题不宜太多,要有选择性。试做一两套近年的高考真题,明确高考命题方向,把握试题结构、答案组织、赋分等基本规范。
理综多练多做,高考热点
1.同学们要关注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每年高考题型,题目内容都有波动,但是总有一些题型内容几乎是百分百考查的,对于这些热点内容,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多练多做,并且还要理解、总结这些内容可能存在的变化类型。如果在考前能把这些知识的各类可能考型做熟练,对考生答题的时间安排上一定有帮助。在考前要做到知己知彼,打有准备的战。
2.回归课本。物理方面,同学们要能默写出各章节的物理公式;一些物质的性质特点及应用;每个实验原理、公式、所需仪器、装置图或电路图、步骤、仪器使用及读数、数据处理、误差原因;还要记住一些二级结论。化学方面,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原理等知识,在考前要再复习巩固。生物方面,教材中的黑体字部分要熟读,同时注重对三大模块主干知识的梳理。
3.合理安排解题顺序,先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的顺序。同学们应该积累平时解理综试题的经验,以你最佳解题顺序来解答高考理综卷。根据试卷难度大抵分布,结合多数同学解题经验,建议试试这样的解题顺序:选择题→物理选考题→余下题目按顺序。由于物理选考题较为简单,应为必得分,大脑清醒时,不容易失分。同时,合理分配解题时间也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对自己较强的科目,分配的时间可以在比例上减少一点,对于那些做不来的题目,要学会放弃,节省时间。
此外,还要注意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化学、生物科答题时,要注意用语正确,等思考清楚,语言组织好了再落笔,书写尽量地清晰,答题时要规范。
高考冲刺30天:不会做题也能得分的技巧
写了一大堆,一分不得;随便写几步,满分。会做的题,可能因为书写、笔误,一分不得;不会做的题,耍点“聪明”也能捞不少分。
“踩点”关键步骤给分
一道题目先由老师们抽取几千份试卷进行初评,尤其注意考生解法的多样化和错误的典型性,共同研究拟定出评分细则,最后由各评卷小组在试评时予以补充和完善。
有的解答题的评分细则甚至多达十几页(我阅的20题第一问证明方法有9种)。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评分本着“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的原则。阅卷员只需寻找得分点,“见是得分”、“踩点”得分,上下不受牵连。
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扫描。
因此,学生在答卷时务必把知识要点、关键步骤写出来;同时,阅卷要求不跨步得分,也就是缺失部分关键步骤(得分点)仍然扣分。
这样有些同学整体解题思路正确,因缺步骤丢分就非常可惜,还有考生拐弯抹角、不着边际地乱写一气,没有得分点就不会得分。
应对有效得分点作重点训练,哪些步骤是可省的,哪些是不可省的,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在做题时,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严格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求值问题要求有代入过程和最简结果即可,一般不需要中间的化简过程。我认为关键步应突出“思维递进”。
尽量用常规方法去答题
关于作题方法的选择问题,一个题目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如何选择,那种方法最有效,选择的原则首先要体现“大众化”即注重体现“通性通法”。多数考生使用常规方法,阅卷员批卷顺手,一般不会出现分数偏差;尽量不用技巧和创新方法,否则容易造成失分。
三个“不会做,也可以得分”的小窍
1、借问得分
借用第一问解后一问,尤其是数列和导数题,一般两问都有一定的联系,当你第一问做不好时,别放弃,我们可以借用第一问要证的结论来解第二问也是有效的。只是不给你前一问的分而已。有一种情况,前面的问做不好,而后面的问做成功了,可以通过这一问的思考启发你解决前面的问题。
2、量力而为
譬如20题中,条件线面垂直“MA垂直于平面ABCD”能推出很多结论,结论面面垂直“平面EFG垂直平面PDC”往前推,极有可能找到关键步;即使结论不会证明,也要写上这些结论,甚至就是中间一步不会证明,也可以写上结论,跳过去往下证,这样后面的仍可得分。
也就是说,中间一个关键步骤你做不来,或许没时间做,可以直接把结论写上,去推导下面的步骤,这样可以得到后面步骤的分。因为每一个题目的评分标准都制定得非常细,评阅是分步骤,踩“点”就给分的。
所以,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你哪怕是只推导出一个结论,也可能是得分点,有了得分点,也就是说你得分了,暂且不论得分是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吧!
实在不行,你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你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再如,解析几何往往第一问求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求解方程a2=b2+c2或c2=a2+b2就可得分。
3、不会做也要写点什么
即使不会做,也要写点相关的方程、步骤上去,千万不要空,改卷时,老师主要是给你找分。
时间:2022-02-10 作者:爱开大学生 来源:爱开大学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