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的第一场雪施然落尽,北京冬奥会也如期而至,邀请着人们携手起来,共赏一个中国范儿的冰雪琉璃世界。作为扬州大学文学院“传习经典·共向未来”实践团的成员,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云支教”,为扬州社区希望村塾的留守儿童们讲好中国冬奥故事。系列冬奥课程完结后,在医护工作者妈妈的建议下,我尝试参与了家乡太仓的志愿工作,成为城厢镇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在线下,继续属于我的虎年志愿之旅。
(一)线上义教,与童心共感冰雪精神
说文解字“体”悟冬奥,冬奥知识小竞赛,非遗剪纸秀冰雪,手绘“墩墩”,共赏“冰嬉图”,学习手势舞……作为以“美育在行,文化在心,传习经典,共创未来”为旨向的实践团队,讲好冬奥里的中国故事成为我们的共同心愿。
在学中游,在游中学,为增加学习趣味,志愿者们在课程设计中善用巧思,将小朋友们喜爱的方式与冬奥知识相结合,以“授课+手工”的课程形式为小朋友们带来冬奥限定款美育体验。
授课过程中,我与孩子们一起,通过说文解字“体”悟冬奥的意蕴,通过冬奥短片感受冰雪世界的动人景象。在冬奥故事中,我们看见了运动员的热血与拼搏;在游戏竞赛中,我们增加了冬奥运动小常识。
作为助教与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我时刻感受着课程对师、生的双向影响,体会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知识灌溉。课程准备阶段的知识积累与整理,丰富着我的学识、拓宽了我的眼界,冬奥会以它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博大撼动了我的心灵。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在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互动中,再次认识了美育的永恒价值,不能自抑的在心中拥抱青春而热血的每一个参与志愿的伙伴。
作为一名师范生,在就业前参与支教活动有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因此,我选择再次投身社区进行志愿支教。在具体的实践中,小朋友们兴奋的眼神动作反复告诉我,教育梦想与志愿精神将永远闪着烁烁的光芒,等待我们追寻。这次实践的参与带我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的不足,也坚定了未来志愿道路的脚步。
(二)常态防疫,志愿路上再出发
线上课程结束后,回归日常生活的我发现作为医护工作者的妈妈工作时间比以往长了许多。经过咨询,我才了解到“防疫常态化”的实施对现阶段的医疗体系提出了更高的工作量要求,家乡医疗体系内的工作者们都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参与了城厢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工作,希望为常态防疫出一份微力,也希望能拓宽自己的志愿道路。
2月15日下午,第一次上岗的我恰逢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体检。我与检验科值班的医生阿姨在服务中心的门口共同为参检老人核对体检身份信息、检查“双码”。据同岗的阿姨的介绍,这批老人大多住在隔壁的养老院,对于体检信息的核对流程非常熟悉,但因为年岁较高,耳背且不善应用手机,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关怀。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很多区域性的身体检查,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协助医护工作者参与了两次妇女体检,三次老人体检,面对这种人流量大,问题求助需求高的工作,一开始的确感到力不从心,有时数个问题一并向我投来,不知应答先后,真有无头苍蝇之感。随着工作的推进,对志愿岗位越发熟悉的我,小红马甲一穿上身就感着股浓浓的朝气在身上。帮助他人所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不功利、不虚浮,而是藏着脉脉温情,我期待下一次爱的传递。
这次志愿工作中,另一位与我年龄相距颇大的志愿者令我印象深刻。作为小学教师的她利用寒暑假参与许多社区或单位的志愿服务,在第一次妇女体检时,有两个跟随母亲而来的小朋友见到老师过来打招呼,兴奋的样子看着甚是可爱。在这位志愿道路与教育道路双重前辈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不退的青春,对志愿工作与对小朋友的热情让她看起来总是电量满满。希望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也可以有这样的状态,保持热爱,永远梦想,为志愿工作助力不停步。
这次线上线下的双重志愿实践带我重新认识了志愿工作,寻找未来的梦想与方向,身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应该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在云志教的冬奥美育实践中我坚定了对教师的热爱,在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中我拓展了个人志愿道路的新方向。青春在左,热爱在右,线上线下,同觅一片美好。